第(3/3)頁 只見他重重一頓長戈,沉聲喝道“沒什么好的,秦人來多少,就殺多少明白了么” “明白” 附近的魏卒齊聲喝道,立刻進入接戰狀態。 僅片刻工夫,陽關各段關墻便再次響起了震天般的喊殺聲,這些喊殺聲,驚動了關樓處的蒙仲、蒙遂與翟章。 蒙遂立刻就告辭返回了自己的防區,只留下蒙仲與翟章站在關樓,眺望關外那片黑漆漆的夜空。 從今日凌晨到此時此刻,秦軍總共對陽關發動了十幾波攻勢,秦魏兩軍交戰時間長達七個時辰,秦軍的戰損保守估計接近萬人,而陽關一方,魏軍的損失亦在六千往上。 沒有任何奇謀、計策,純粹就是攻城戰,七個時辰秦魏兩軍總共付出了約一萬六千人的傷亡。 別看這個兵力損失不如伊闕之戰的那一晚,要知道那一晚魏軍之所以有十萬士卒死走逃亡,那是因為秦軍占盡了先機,一下子就把魏軍打懵了,以至于魏軍根本沒能來得及阻止有效的反擊,等到公孫喜好不容易聚集了一些兵力時,占盡先機的秦軍已經從四面八方發動了總攻,魏軍故而慘敗。 但今日不同,今日的攻城戰,秦魏兩軍可以是勢均力敵別看陽關的魏軍有整整十幾萬,反超了白起的六萬軍隊,可礙于地形限制的關系,秦魏兩軍都只能在同一時間派出最多一萬人的軍隊而已,兵力上的多寡,并不能給魏軍帶來多少優勢。 至少不能決定勝敗,畢竟這場仗打到現在,白起已經根本不去考慮勝負的問題了,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秦魏兩軍彼此都出現最大程度的減員,在平日毫無意義的消耗戰,放在此刻秦軍極度欠缺糧草的情況下,卻不失是另外一種“止損”的辦法。 然而司馬靳并不能理解,當他秦軍再一次于夜里向陽關展開強攻時,他難以理解地問白起道“白帥,雖然您一直,強攻陽關其實是為了止損,但在下實在不明白單單至今為止,僅一日工夫,我軍便已損失了約一萬名士卒,然而您絲毫不肯放松對陽關的攻勢,照這樣打下去,等不到四五日后我軍糧草耗盡,我六萬大軍恐怕就會全部戰死于這座陽關,這算什么止損” 白起聞言微笑著道“是故我你眼界太小,你只看到我軍與陽關的交戰,卻看不到你祖父司馬國尉的軍隊,看不到韓國的軍隊” 司馬靳搖了搖頭“在下不明白?!? 見此,白起教導司馬靳道“首先,你得弄明白幾件事,然后其余的一切便迎刃而解。比如,翟章的到來,對這場仗的局勢有何改變你覺得翟章率援軍抵達陽關,僅僅只是幫助陽關擊退了我軍不翟章怎么想我不清楚,但我了解蒙仲,他是絕對不會放棄趁勝追擊的一旦擊潰我白起的軍隊后,他會立刻出兵,進占宛城,繼而率軍截斷國尉的歸路,聯合暴鳶麾下的韓軍,對國尉展開前后夾擊。別看那廝乍一看似乎挺好相與,可對于敵人,他從來不惜趕盡殺絕” 司馬靳眨了眨眼睛“在下沒見過那蒙仲” “日后你總會見到的,到時候你就明白了?!蔽⑽⒁恍?,白起繼續道“總之,翟章不是無緣無故率軍到陽關的,相比較翟章主動率領援軍支援陽關,其實我更傾向于是蒙仲請來了翟章,目的就是為了一舉擊敗你祖父司馬國尉與我白起兩支軍隊” 到這里,白起忽然一愣,皺著眉頭若有所思。 以當時的情況而言,蒙仲那廝何來的自信想擊潰我軍那時僅司馬錯與我,便有十幾萬軍隊,再加上昭雎的近十萬楚軍,我秦楚聯軍多達二十幾萬人,縱使是翟章率軍抵達陽關,我方亦不懼,按理來,以蒙仲的性格,不至于如此狂妄話回來,那翟章幾時率軍抵達陽關的魏軍前年在伊闕損失了十萬軍隊,兵力情況并不寬裕,若我是翟章,按理來先得觀望一陣,看看秦楚聯軍到底先打韓國,還是繼續強攻陽關而那翟章卻果斷率軍支援蒙仲,雖然這也可以理解,比如他不希望蒙仲的軍隊損失太大,可韓國那邊呢翟章就有這般底氣當時攻打韓國的昭雎,怎么也有近十萬軍隊不太對勁。倘若當真是蒙仲服了翟章,叫翟章率軍支援陽關,那肯定就是為了一舉擊潰司馬錯與我的軍隊,但他哪里來的自信 皺了皺眉,白起若有所思地看向陽關的關樓,喃喃自語道“除非他提前料到昭雎會撤兵” “白帥您什么”司馬靳沒有聽清,好奇問道。 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白起面色在火把下顯得有些難看,只見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沒什么。繼續方才的話。倘若我軍還有足夠的糧草,我絕不會令士卒猛攻陽關,我會慢慢跟蒙仲較量,但很可惜,我軍只有四五日的糧草,倘若不尋求變通,四五日之后,便是我六萬秦軍潰敗之時。介時,非但我軍保不住,國尉麾下的六萬軍隊也同樣保不住。到那時,魏韓兩軍便會趁勝追擊,大舉追殺我軍而眼下,你覺得我下令強攻陽關、故意叫士卒們送死很是殘忍,但只有這樣,才能讓魏軍元氣大傷,對后續是否繼續進攻國尉的軍隊抱以猶豫。而倘若魏軍放棄了追擊,縱使暴鳶率領韓軍追擊國尉亦無濟于事,如此一來,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在國尉與我十幾萬軍隊面臨全軍覆沒之險的情況下,犧牲一軍,保全另外一軍,這便是我所的止損。” 聽到白起這一番話,司馬靳恍然大悟。 正如白起所言,他只著眼于眼前這個戰場,卻沒有考慮到這個大局,在宛城糧倉遭遇偷襲的情況下,他祖父司馬錯麾下的軍隊也同樣面臨著缺糧的處境,而這,就給了魏韓聯軍聯合追擊他十幾萬秦軍的機會。 而白起此刻正在做的,即是讓一部分注定要死在這片宛方之地的秦卒,先給魏軍造成重創,迫使魏軍放棄后續對他秦軍的追殺,因此從大局來看,毋庸置疑白起的決定是最明智、最理智的。 雖然很殘酷。 “在下受教了?!? 司馬靳心悅誠服地抱了抱拳,雙目中滿是對白起的崇拜。 但此時白起卻顧不得去關注司馬靳,他正在繼續琢磨著他方才思忖的那件事。 即,那蒙仲為何能提前料到昭雎撤兵 難道那蒙仲作為道家弟子,于天地,掐指能算 相比較這個可笑的猜測,白起更傾向于另外一個推斷前一陣子在楚國國內引發叛亂的叛將莊蹻,其暗通不勾結蒙仲 可莊蹻乃是地道的楚人,而蒙仲乃是宋人,怎么莫名其妙就湊到一起了呢 必然有人從中牽線搭橋。 想到這里,白起的腦海中忽然浮現一個名字。 莊辛 旋即,他緊接著想起了去年入冬時莊辛曾代楚王犒賞軍隊這件事 想著想著,白起的臉上逐漸露出了幾許嘲諷的冷笑。 “呵,楚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