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馬步戰(zhàn)!” 秦騎的一名將官,扯著嗓子喊道。 聽聞此番,那些并未被甩下馬背的秦國騎兵們,紛紛下馬,手持長戈結(jié)成了陣型。 這個舉動,讓方城騎兵們大為不解。 對方不是騎兵么?為何下馬像一個步卒那樣戰(zhàn)斗? 不得不說,在這里就體現(xiàn)了當代主流騎兵與方城騎兵的最大區(qū)別。 當代主流騎兵,無論是義渠、匈奴、林胡等異族,亦或是趙國的騎兵,他們都按照著“上馬即是騎兵、下馬即是步卒”這個聽起來有些可笑的戰(zhàn)術(shù)——為何聽起來有些可笑?因為從發(fā)力的角度來說,騎兵與步卒的最合理發(fā)力方式是不同的。 步卒,尤其是作為陣型中堅的持盾步卒,他們最需要鍛煉的即是下盤,通俗地說,即是要平地上站得穩(wěn)固,不至于會被敵軍沖破陣型。 而騎兵,則主要講究借助腰部的力量發(fā)力,比起步卒,騎兵在砍殺時更顯大開大合,雖然說這樣的發(fā)力方式破綻很大,但勝在力量也強大,這也是騎兵的力量遠在步卒之上的原因。 所謂術(shù)業(yè)有專攻,由于發(fā)力方式的不同,當習慣乘馬的騎兵下了戰(zhàn)馬之后,他們的下盤相比較步卒略顯虛浮,縱使結(jié)成了陣型,抵御敵軍沖擊的能力也遠遠不如步卒。 但沒有辦法,當代還未誕生雙邊馬鐙這種馬具,騎兵們無法在戰(zhàn)馬的馬背上穩(wěn)固身體,因此在近距離交鋒時下馬步戰(zhàn),是義渠、匈奴、趙國騎兵唯一的作戰(zhàn)方式。 除了那些馬術(shù)精湛的老卒可以不依靠馬具,單憑自己的雙腿夾緊馬腹,繼續(xù)在馬背上與敵軍作戰(zhàn),一般的騎兵是辦不到的。 但方城騎兵卻不同,因為蒙仲的關(guān)系,方城騎兵早早便投入使用了雙邊馬鐙,這個乍一看不起眼的馬具,不但極大地縮短了方城騎兵的訓練時間,使一名新卒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馬術(shù),也使得方城騎兵能在近距離作戰(zhàn)時不必下馬步戰(zhàn)。 正因為如此,方城騎兵從最初的訓練開始,訓練的便是在馬背上作戰(zhàn)的方式,可能他們下馬步戰(zhàn)的水平遠不如這支秦國騎兵,但論在馬背上作戰(zhàn),這支秦國騎兵也遠遠不是他們的對手。 “折返沖鋒!攪亂敵軍陣型!” 隨著華虎的一聲令下,他與蒙虎率領(lǐng)麾下騎兵老卒,率先開始折返沖鋒。 只見他二人率領(lǐng)麾下騎兵各自排成一條長龍,朝著秦國騎兵的陣型開始沖鋒。 看到這一幕,秦將胡郁皺起了眉頭。 此時的他已逐漸發(fā)現(xiàn),對面的方城騎兵,從本質(zhì)上來說與他們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兵種,但有一點他是堅信的,即騎兵組隊沖擊步卒的陣型,這只是自尋死路而已。 想到這里,他鼓舞麾下那些已下了戰(zhàn)馬的騎兵道:“莫要驚慌,保持陣型,擋住對方的沖勢即可……” 然而話音未落,他便聽到不知什么地方傳來一陣破空聲。 他下意識地扭頭一看,便不由地驚得雙目瞳孔緊縮。 “箭襲!” 伴隨著他有些驚慌的喊聲,一陣箭雨當頭而下。 仔細一瞧,原來此刻穆武已命令麾下的騎兵們集結(jié)在一處,繼而叫騎兵們操起背在背后的弩具,朝著秦國騎兵所在的陣型發(fā)動了一波襲箭雨。 一時間,秦國騎兵紛紛中箭,陣型因此大亂,而就在這時,蒙虎與華虎二人剛好殺至,毫不費力地就撕裂了秦國騎兵的陣型。 “……” 秦將胡郁張了張嘴,看了看正率隊屠殺他麾下騎兵的蒙虎、華虎兩隊魏騎,繼而又看了看遠處穆武麾下那些手持弩具的魏騎,心中涌現(xiàn)諸般驚艷。 明明此前中原并無騎兵,何以這些方城騎兵竟如此擅長?甚至于,一支騎兵沖陣、一支騎兵遠程騷擾,兩者配合默契,就仿佛為此訓練過千百回似的。 然而此刻眼前的危機卻容不得他細想,他揮舞著手中的利劍,大聲吼道:“擋??!擋住他們!不許后退!違令者軍法處置!” 在他的命令下,秦國騎兵們只得硬著頭皮穩(wěn)固陣型,可惜就算如此,他們也只能做到延緩陣型被方城騎兵突破的時間。 不過,這還是對方城騎兵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啊——” 伴隨著幾聲慘叫,沖在最前頭的幾名方城騎兵,當即被秦國騎兵亂戈刺死。 見此,華虎雙眉一凝,當即伸出左手指向左側(cè),打出了向左的訊號,旋即,他這隊騎兵堪堪擦過秦國騎兵的陣型核心,從邊緣繞了過去。 『士卒們的甲胄不夠厚實,正面沖擊步卒還是太勉強了……回頭得跟阿仲說說這事,倘若日后我騎兵需沖擊步卒的方陣,那就必須給士卒們配備更厚實的甲胄,唔,最好讓戰(zhàn)馬也披上一層甲胄……』 扭頭看了一眼身后,瞅見跟隨在自己背后的騎兵們不停地有人落馬,或被秦國騎兵用長戈刺死,或被那些敵軍用弩具射下馬,華虎心中深恨不已。 雖然他也知道,打仗沒有不死人的,但他還是希望盡可能地減少己方的傷亡,畢竟那都是他方城的士卒。 “繞過去!重新組成陣勢!” 高喝一聲,華虎鼓舞著麾下的騎兵們。 而與此同時,蒙虎那邊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按照蒙虎以往的性格,此刻肯定是不顧其他直接強行突破了,但莽夫未必就不懂得進退,至少對于蒙虎來說,他那超乎常人的直覺,使他可以規(guī)避掉一些危險。 就好比此刻,心中的感覺告訴他,倘若他繼續(xù)強行突破,雖最終他可以鑿穿對面這支秦國騎兵的陣型,但他麾下的騎兵,也會因此折損過半。 想到這里,他瞥了一眼戰(zhàn)場另外一側(cè),見華虎隊已繞過秦騎的陣型,他亦立刻打出了旗號,示意麾下的騎兵向右側(cè)暫退。 方城騎兵的第一撥沖鋒,失敗了。 失敗了怎么辦? 那就換種姿勢,再來一遍! 不多時,蒙虎與華虎兩隊騎兵,便分別來到了秦軍陣列的西南角與東北角,且在這兩地重新擺出攻勢的陣勢。 看看前頭,又看看后頭,秦將胡郁本能地感覺到了己方即將遭到前后夾擊的威脅,但他沒有辦法,畢竟他麾下的秦國騎兵們,此刻就像一名步卒那樣結(jié)成了陣列,根本無法輕易移動,否則陣型一亂,勢必立刻被對面的魏國騎兵所擊破。 更可恨的是,對面的魏騎中至少還有一半人馬,佇馬遠處,利用弩具朝他們射擊,使他們疲于應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