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此,司馬錯亦感到頗為意外。 在他看來,方城既然事先焚燒了方圓幾十里內(nèi)的樹林,其用意無非就是妨礙他秦楚聯(lián)軍在短時間內(nèi)建成營寨,而從兵法的角度來說,即是為偷襲他秦楚聯(lián)軍創(chuàng)造機(jī)會。 否則,難道只是單純讓他秦楚聯(lián)軍多花幾倍的精力建造營寨么?這有什么意義? 一味地防守,注定只有死路一條,司馬錯不信對面的蒙仲不曉得這個道理。 從白起對那蒙仲的推崇來看,司馬錯不認(rèn)為那蒙仲會犯下這種疏漏。 換而言之,對方不是想不到夜襲,而是猜到他們必然有所防備。 看來是個很謹(jǐn)慎的小子…… 輕笑一聲,司馬錯親筆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往方城。 信中大意,無非就是勸說蒙仲投降,莫要做無謂的困獸之斗。 僅半日工夫,他便收到了回信。 當(dāng)他打開那份竹冊后,他驚訝地張大了嘴,因?yàn)槊芍儆昧苏黄恼聛碇肛?zé)他秦國背信棄義,不顧去年的停戰(zhàn)協(xié)議再次對他魏國不宣而戰(zhàn),實(shí)乃卑鄙無恥之極。 是的,蒙仲用了一整篇文章來罵秦國,罵司馬錯,且言辭確鑿、辭藻華麗,其中或有典故,或有圣人之言,一氣呵成,看得司馬錯是渾身激靈。 當(dāng)時白起亦在場,見司馬錯捧著蒙仲的書信呆若木雞,便好奇地上前看了幾眼,繼而心中暗樂。 暗樂之余,白起亦終于明白,何以當(dāng)初他寫信激將蒙仲時,蒙仲卻笑著讓他回去多看看書。 看看人家的挑釁書信……嘖嘖! 瞥了一眼滿臉漲紅,仿佛氣得渾身發(fā)抖的司馬錯,白起打定主意,待這場仗結(jié)束之后,一定得多看看書。 無論在打仗還是在文采方面,他都不希望落于他的宿敵。 而就在這時,他忽聽司馬錯哈哈大笑起來。 氣極反笑? 白起奇怪地看了一眼司馬錯,卻發(fā)現(xiàn)司馬錯端詳著手中的書信,嘖嘖稱贊道:“這蒙仲……好學(xué)識、好文采,言辭犀利,不亞于當(dāng)年與老夫當(dāng)庭辯論的張儀……” “據(jù)說他是道、名、儒三家弟子,是宋國莊子、惠子以及鄒國孟子三人的弟子……”白起在旁表情古怪地說道。 要說秦軍當(dāng)中誰對蒙仲的底細(xì)最了解,恐怕也就只有白起了。 “原來是三位圣賢的高足,有意思了……”嘖嘖稱贊兩聲,司馬錯將蒙仲的書信轉(zhuǎn)交給他的近衛(wèi),囑咐其好生保管。 見此,白起表情古怪地說道:“那蒙仲寫信羞辱國尉,國尉非但不氣,還留著他的這封書信?” 聽聞此言,司馬錯笑著說道:“他用書信激我,說明他對老夫有所顧慮,這是好事啊。至于他這封書信嘛……寫得確實(shí)是好,老夫看完后精神抖擻、血脈噴張,自然要妥善保留,待日后倦乏時,可以用來提神……” “……” 白起嘴角牽了牽,稍稍有些佩服司馬錯的心胸,或者說城府。 而此時,那名返回的秦卒又說道:“那方城的主將,亦對白左更寫了封信。” “哦?” 白起聞言有些意外。 要知道,蒙仲給司馬錯寫信,是因?yàn)樗抉R錯先寫了一封信給蒙仲,但白起可沒有寫信給蒙仲,沒想到蒙仲還是給他寫了封信。 這讓白起……怎么說呢,稍微有些高興。 然而,待看到蒙仲那封信的內(nèi)容時,白起就高興不起來了,因?yàn)樯厦嬷粚懥艘痪湓挘耗惝?dāng)初說,待下次來時,必破方城,指的便是這回么? 看到這一行字,白起頓時間滿臉漲紅,咬牙切齒,比方才的司馬錯還要更甚。 他豈會看不出來蒙仲這是在嘲諷他仰仗司馬錯的兵力? 而司馬錯此時亦注意到了白起的異狀,瞥了幾眼白起手中的書信,可還沒等他說什么,就見白起惱恨地瞪了他一眼,滿臉憤色地轉(zhuǎn)身離去。 不得不說,本來這兩日白起時不時還會跟司馬錯說幾句,然而這封書信,卻讓白起與司馬錯稍有緩解的關(guān)系,再次回到了冰點(diǎn)。 哪怕司馬錯也意識到了那蒙仲的詭計(jì),直言不諱地指出此乃蒙仲的離間計(jì),但白起還是一言不發(fā)。 其實(shí)想想也是,以白起的智慧,難道就看不出這是蒙仲的離間計(jì)么?但不得不說,蒙仲在信中的那幾行字,恰恰戳中他的痛處。 被自己認(rèn)可的宿敵看不起,還有比這更糟糕的羞辱么? 至少在白起看來,沒有! 轉(zhuǎn)眼到了十月初五,秦楚聯(lián)軍還是未能建造營寨,雖然軍中士卒歇息的兵帳已搭建完畢,但用來建造營壘的木頭卻是奇缺,逼得司馬錯只能下令士卒掘土為墻,建了幾道土墻,將十六萬秦軍囊括其中。 但平心而論,這些高不過半丈的土墻,防御能力著實(shí)難以讓人放心,以至于司馬錯絲毫不敢放松夜間的守備,哪怕方城魏軍迄今為止并沒有對他們發(fā)動過一次偷襲。 營壘沒竣工,攻城的器械沒有打造完畢,但方城周邊農(nóng)田里的稻谷,卻即將成熟,這意味著秦魏兩軍或?qū)⒃诮绽镎归_一場野戰(zhàn)當(dāng)然,前提是駐扎在方城內(nèi)的魏軍敢出城。 蒙仲敢么? 他當(dāng)然敢! 為此,他召集了蒙遂、蒙虎、華虎、穆武、武嬰等一干軍司馬與佐司馬,制定了應(yīng)對秦軍搶糧的策略。 初五的夜里,大概戌時前后,有秦軍的斥候急匆匆地向主帥司馬錯稟報,說方城城外遍布火把,那些魏軍或在加緊搶收田里的稻谷。 聽聞此言,司馬錯心中暗喜。 要知道,他本可以立刻就下令搶糧,但他并沒有那么做,目的就是為了引出城內(nèi)的魏軍,以便于當(dāng)魏軍搶收糧食時,他秦軍能給予其重創(chuàng)。 而眼下,方城那邊在忍了幾日后,終于按耐不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