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見他目視著莊辛,在微微吸了口氣后,收斂心中的憤怒,沉聲說道:“卿或有所不知,早在卿前往鄢邑之時,寡人便已派使者前往魏國,懇求魏王派兵救援,但迄今為止遲遲沒有回應……據令尹所言,魏楚兩國有水道聯通,若魏國果真有幫助我大楚之意,三十日之內,大郢就能得到喜訊,而如今遲遲沒有收到消息,可見魏國并不打算給予援手,或者說,魏國欲坐視我大楚與秦國拼得兩敗俱傷……既如此,只能暫時向秦國臣服。” 聽聞此言,莊辛連連搖頭,嘆息說道:“大王被令尹所蒙蔽了。……雖魏國與我大楚有水道相連,但楚邑與梁邑好歹相距千余里,再算上魏王得知此事后召集重臣商議的時日,區區三十日怎么夠?定是子蘭從魏冉那邊私下得了好處,以謊言誆騙大王,為使大王早早應允臣服于秦國之事……” 話音剛落,忽然殿外走入一名侍者,稟告道:“大王,令尹子蘭求見。” 楚王熊橫看了一眼莊辛,點頭說道:“召。” 僅片刻工夫,便見無論年紀還是長相皆與熊橫有幾分相仿的楚國令尹熊子蘭邁步走入殿內,待瞧見殿內站著莊辛后,子蘭亦不驚詫。 確切地說,子蘭正是因為聽說莊辛求見楚王,似乎有意商議什么大事,是故這才匆匆趕來。 在向楚王熊橫這位兄長見過禮后,子蘭笑著對莊辛道:“聽說前一陣子莊大夫在鄢邑助昭雎抵擋秦軍?” 一聽這話,莊辛便知道昭雎并未向楚王熊橫與令尹子蘭透露他那段時間曾拜訪魏國方城的事。 但他也無意跟子蘭解釋什么,似敷衍般地朝著子蘭行了行禮。 見莊辛如此無禮,子蘭心中亦有些懊惱,但考慮到莊氏一族出了一個叛將莊蹻,子蘭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畢竟叛將莊蹻在楚國有著不小的勢力,無論是楚國朝廷還是令尹子蘭,都想收為己用,如此自然不能太刻薄地對待莊氏一族的人。 而此時,楚王熊橫則指著莊辛對子蘭說道:“子蘭,莊卿方才指出,魏國的梁邑距離我大郢有千里之遙,雖一個月未曾得到魏王的回覆,但這并不足以斷定魏國拒絕派兵援助我楚國,你對此有何解釋?” 見兄長臉上有些不悅,子蘭連忙解釋道:“王兄,據臣弟所知,魏王雖說并未當面回絕我大楚的使者,但我大楚的使者多次希望求見魏王然而被魏國以種種借口搪塞,這卻是不爭的事實。……今秦國又派司馬錯兵出巴蜀,進攻巫郡,兵鋒亦直指大郢,而魏國那邊,卻遲遲沒有給出肯定的回覆,值此國家存亡之時,難道要將希望寄托于遲遲不肯給出回覆的魏國身上么?” 其實這話倒也沒錯,因此熊橫在聽到弟弟的解釋后,臉上的不渝之色亦褪去了幾分。 而見此,莊辛立刻說道:“大王莫要聽信令尹片面之詞,魏國勢必會出兵援救我大楚!” 聽了這話,子蘭不等熊橫開口,便反問莊辛道:“哦?那么依莊大夫看來,魏國幾時派出援兵?莫非要等到秦軍攻破鄢邑,占領黔中、夷陵,致使兩支秦軍兵臨我大郢城下,此時魏軍方珊珊出現,前來救援?” “……”莊辛張了張嘴,竟然無從反駁。 這也難怪,畢竟現如今的魏國,確實就是這種態度,它希望楚國傾盡兵力與秦國鏖戰一番,削弱秦國的力量,然后才會思考救援楚國的事。 見此,子蘭向楚王熊橫做了一個“你看”的手勢,旋即朝著莊辛冷笑道:“魏國豈會白白救援我大楚?魏遫與田文心中所想,我亦能猜得一二,無非就是希望借我大楚的手削弱楚國,使秦楚兩國做鷸蚌之爭,他魏國好從中獲利。既然如此,我大楚何不暫時順從秦國,設法讓秦國去攻打魏韓兩國呢?” 聽了這話,莊辛淡淡說道:“令尹可知道,一旦我大楚臣服于秦國,就勢必要被卷入秦國對魏韓兩國的戰爭?使我萬萬千千楚國的兒郎,為秦國的野心付出性命?” 子蘭聞言微微一愣,旋即冷笑道:“莊大夫莫要誤會,縱使最終出現那樣的事,原因亦不在我楚國身上,而是在于魏國,倘若魏王肯兵援助我大楚,我大楚又何必屈服于秦國呢?” 聽聞此言,莊辛沉聲說道:“那倘若在下有辦法說服魏王出兵救援我大楚呢?” “唔?” 子蘭微微一愣。 就連楚王熊橫亦不覺有些驚訝,好奇問道:“卿有辦法說服魏王?” 其實莊辛心中并無萬全把握,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一口咬定,畢竟他不能坐視他楚國臣服于秦國,否則,屈原所謀劃的魏韓楚三國合縱就將成為泡影。 想到這里,他信誓旦旦地說道:“在下以名爵擔保!請大王派人追回析邑,收回那份國書,在下愿親赴魏國,說服魏王派兵救援,若事不成,在下愿貶為庶民!” “這……” 遇事不決的楚王熊橫,不由得轉頭看向子蘭。 子蘭想了想,說道:“王兄,臣弟以為此事沒有必要……正所謂遠水難救近火,等到莊大夫親赴魏國,說服魏王派兵支援我大楚,恐司馬錯麾下的秦軍已攻破巫郡、黔中,進犯夷陵……夷陵乃先王的陵邑所在,若秦軍攻入此地,大肆為禍,我等子孫有何顏面哉?且如今,秦國勢強而魏韓兩國勢弱,與其跟魏韓兩國聯合而被秦國個個擊破,不如結歡心于秦國……秦國一直以來對中原之地的富饒垂涎三尺,只要我大楚順從秦國,秦國又豈會棄富饒中原而攻我大楚南蠻之地?” 聽了這話,莊辛氣地胡須亂顫,咬牙說道:“令尹當真欲使我大楚的兒郎為秦國的野心而犧牲么?” 子蘭當即反駁道:“難道抗擊秦軍就不會出現死傷么?死在秦人手中也是死,死在魏韓兩國軍隊手中也死,有何分別?” “當然有!” 莊辛正色反駁道:“與魏韓兩國合縱,聯合抗擊秦國,此乃弱弱聯合,縱使助魏韓兩國擊敗秦國,魏韓兩國亦無力吞并我大楚;但秦國不同,若今日助秦國重創魏韓兩國,使魏韓兩國被秦國所吞并,則秦國實力愈強盛,他日我大楚根本無力阻擋!……更何況,與魏韓兩國合縱抗秦,大王仍是一國之君,而與秦國聯合,大王則是藩臣,豈能說沒有分別?!……我大楚的國君,竟淪落到成為他國的藩臣么?” 聽了莊辛義正言辭的話,楚王熊橫猶豫不決。 半響后,他對莊辛說道:“不如這樣,我大楚暫時先臣服于秦國,而期間莊卿則前赴魏國說服魏王,倘若魏王肯兵援救,介時我楚國再聯合魏韓兩國抗擊秦國……” 聽到這么一番幼稚的話,莊辛實在不知該說什么。 搖搖頭,莊辛苦笑著說道:“大王,可還記得‘六百里商於地之禍’么?與諸國的邦交,最重要的就是信譽,若我大楚今日臣服秦國,明日又聯合魏韓,國家的信譽何在?大王您的信譽又何在?” 說著,他拱了拱手,正色懇求道:“大王,事不宜遲,請派人追回析君,否則秦國得了大王的國書,將之公布天下,魏韓兩國又豈會再兵援救?” 話音未落,子蘭在旁勸阻道:“王兄不可!魏韓兩國弱于秦國,未必敢冒著得罪秦國的危險救援我大楚,若介時魏韓兩國不救,則我大楚豈非會被秦國所覆亡?” “令尹此言大謬!魏王并非昏君,他豈會坐視秦國吞并我大楚?正所謂唇亡齒寒,若我大楚覆亡,下一個亡國的必定是魏韓兩國……因此大王不必猶豫,魏國一定會派援兵!” “大王……” “大王……” “夠了!” 面對莊辛與子蘭的爭吵,楚王熊橫不勝其煩,在喝止了二人后,皺著眉頭說道:“容寡人……再想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