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月十三日,鄧縣。 清晨,鄧典早早就起來,在自家屋宅的院子里劈柴。 隨后不久,他的妻子荊氏也從夫婦倆的屋內走了出來,像往日那般燒水煮飯。 “阿蜚呢?” 鄧典詢問自己的妻子。 “還睡著哩。” 荊氏回了一句,旋即頗為擔憂地說道:“蜚兒才七歲,你當真要帶到一同上山狩獵么?” 聽聞此言,鄧典笑著說道:“那有什么?我當初六歲就跟著我爹上山狩獵了……” 荊氏聞言皺了皺眉,有些不喜的說道:“那是你,縱使我不許你帶他去,他還小,再過幾年吧。” 聽了這話,鄧典攤了攤手,笑著說道:“我有什么法子?是咱們兒子纏著我定要帶他一起前去狩獵,我已經(jīng)答應他了,總不能反悔了?我曾聽聞,信守承諾方為大丈夫……” 荊氏白了丈夫一眼,板著臉低聲說道:“總之我就是不許……” 鄧典聞言瞪了妻子一眼,不悅說道:“你這女人怎得……” “我怎么了?我心疼我兒子有錯了?” “好好好……” 面對著較真的妻子,鄧典很快就敗下陣來,笑著說道:“我去看看母親……” “別給我打諢,無論如何都不許帶蜚兒去,鄧典,你聽清楚了沒?” “好好……”疼愛妻子的鄧典服軟了。 鄧氏,在鄧縣是最古老的一支家族,畢竟是鄧國的后人,不過后來鄧國被楚國吞并,鄧氏一族崩解逃亡,大多都逃亡其他國家,唯獨寥寥幾支還留在鄧縣,搖身一變成為了楚人,其中就有鄧典的先祖。 鄧典這支鄧氏,傳承到這一代時,就只剩下兄弟二人,長兄鄧戎被選中當了軍士,常年住在酈縣,隔三差五才回鄧縣,因此老家就只剩下鄧典與妻兒,一同照顧著兄弟倆的老母親。 畢竟兄弟倆的父親死得早,母親年輕時獨立撫養(yǎng)兩個兒子落下了病根,以至于如今逐漸上了年紀,腿腳愈發(fā)不利索,需要有人時常照顧。 片刻后,鄧典將腿腳不利索的母親扶到堂屋,而此時荊氏也已經(jīng)喚醒了兒子,繼而端著飯菜來到堂屋。 老人自然是最疼愛孫輩,鄧典的母親樊氏瞧見孫兒,布滿褶皺的老臉上滿是歡喜,連連招呼著孫兒到他懷中,好讓她能與其親近一番。 “祖母,今日爹要帶我到山上狩獵哩。”小家伙歡喜地說道。 樊氏聽了一愣,轉頭看向小兒子,臉上有些不喜,見此,荊氏趁機說道:“娘,您也評評理,蜚兒是不是還小?可你兒子定要帶著蜚兒到山里去……” 一聽這話,樊氏也急了,畢竟山里多的豺狼虎豹,萬一那些害人的野獸將她孫兒叼了跑,那該如何是好? 于是乎,婆媳二人一起數(shù)落鄧典,讓鄧典很是無奈,向兒子投以一個愛莫能助的神色。 鄧蜚也很失望,但小孩子天性,使他很快就忘卻了此事,待吃完早飯后就跑到院子里玩耍,而鄧典則在妻子的幫助下,整理近幾日上山狩獵所需要的獵具。 不知過了多久,兒子在院子里喊道:“父親,大伯來了。” 『大伯?』 鄧典愣了愣,趕忙走出屋子,旋即便見到院內有一個魁梧的男子正抱著他的兒子。 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兄長鄧戍。 “阿兄,你怎么來了。”鄧典趕忙迎上前去。 “哈哈。”鄧戍逗了幾下侄子,繼而笑著說道:“大伯有要事與你父親說,待會再與你玩耍。” 說著,他給鄧典使了一個眼色。 愣了愣,鄧典跟著兄長走到了柴房那邊。 此時,就見鄧戍壓低聲音急切地對鄧典說道:“阿弟,你與弟媳速速收拾東西,秦軍打過來了……” “秦、秦軍?”鄧典面色大變,帶著幾分不安說道:“當真?” “你還能有假?”鄧戍壓低聲音說道:“酈縣、穰縣,皆已被秦軍攻陷,我來的時候,秦軍正在攻打「皋滸」,下一個就輪到咱鄧縣,你快收拾收拾,我?guī)銈兺侗挤匠恰!? “方城?”鄧典聞言一愣,不解地說道:“方城不是被魏國占據(jù)了么?為何不投奔樊城?” 鄧戍沒好氣地說道:“待咱鄧縣被秦軍攻陷,樊城就是下一個遭殃的,你以為秦軍會漏下樊城?方城雖被魏國占據(jù),但新任的方城令蒙仲……唉,我跟你說不清楚,總之咱們只要投奔方城,就能活命!” 鄧典點點頭,旋即又問道:“嫂子他們……” “你嫂子已跟著鄉(xiāng)鄰一同投奔方城了,我特地趕來鄧縣,帶你們投奔方城。……快,晚了就會被秦軍堵住。” “好、好。” 鄧典連連點頭,立刻將此事告知妻子荊氏,荊氏得知原委后亦是面色大變,當即跟丈夫一同收拾東西。 而此時,鄧戍這才去拜見老母親。 母親樊氏對于自己大兒子的前來,亦感到十分歡喜,鄧戍也不敢透露實情,以免老人受驚,只是連連使眼色叫鄧典、荊氏夫婦加緊收拾東西。 鄧戍、鄧典這一支鄧氏,早已沒落,與尋常平民也沒有什么不同,除了在鄧縣有些田地外,家中也沒有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充其量就是一些零碎的錢幣,夫婦倆收拾了這些錢幣,又帶上了家中的余糧。 隨后,鄧典背起母親,而荊氏則帶著包裹,拉著兒子鄧蜚,在鄧戍的帶領下直奔北城門。 期間,老母親不解地問道:“戍兒,怎么了這是,你兄弟倆背著為娘去哪呀?” 鄧戍不敢透露實情,笑著說道:“娘,兒子只是帶你們搬到他處居住,沒事,您合上眼歇息一會。” 樊氏不明究竟,嘮叨道:“沒事搬到他處做什么,家中還有田地……” “娘您放心,待到了新城,咱家有數(shù)不清的田地。”鄧戍笑著安撫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