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77章:巧說屈原【二合一】-《戰(zhàn)國大司馬》


    第(1/3)頁

    『PS:粽子節(jié)沒有了?哦,反正網(wǎng)文作者從來沒有節(jié)日,無所謂了?!?

    ————以下正文————

    「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這是《孟子》上的一則典故,說的是法家前驅(qū)、鄭國國相子產(chǎn)。

    曾經(jīng),有人贈(zèng)送子產(chǎn)一條大魚,子產(chǎn)命管理池沼的小吏將其放歸水中,沒想到這名小吏卻偷偷將這條魚燒熟吃掉了,回來后騙子產(chǎn)說:“我將魚放回水中,起初它有些疲弱,但很快就游走了?!?

    子產(chǎn)深信不疑,笑道:“(它)找到了應(yīng)該去的地方?!?

    事后這名小吏很得意,私底下對人說:“誰說子產(chǎn)有智慧?他根本不知我騙了他?!?

    針對這件事,孟子表示,對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來欺騙他,但很難用不合情理的事情來欺騙他。

    而這,正是蒙仲準(zhǔn)備用來說服屈原的招數(shù)。

    當(dāng)晚,當(dāng)蒙仲與向繚二人在葉邑官府的偏堂款待屈原時(shí),蒙仲故意問屈原道:“聽我兄弟言,屈大夫現(xiàn)如今再次遭楚王流放?”

    說實(shí)話,縱使是屈原這等正直的人,在提到自己遭流放時(shí)亦滿腔怒火,但他很好地克制了下來,淡淡說道:“只是國中有奸臣,不欲見在下留在楚郢而已。”

    蒙仲一聽就知道屈原是遭到楚國的同僚攻殲、陷害,便又問道:“流放至何處?”

    “江南?!?

    說著,屈原見蒙仲、向繚二人露出不解之色,便又解釋道:“即曾經(jīng)吳越兩國的所在?!?

    “原來如此?!?

    蒙仲恍然之余,便直接了當(dāng)?shù)貙ηf道:“似屈大夫這等賢良,楚王竟棄而不用,可見其昏昧,雙目不能識(shí)明珠。……今在下初任方城令,又得葉邑、舞陽兩邑,我輩不善治理邑民,不知屈大夫可愿意在此屈就,在下定將屈大夫奉為上賓?!?

    聽了這話,向繚不禁有些著急,頻頻向蒙仲使著眼色。

    他心說,這話我早就向屈原試探過了,對方根本不答應(yīng),我讓你想辦法,你怎么就直接問出口的呢?

    似乎是注意到了向繚臉上的著急之色,蒙仲微微搖搖頭,示意他莫要心急。

    果然如向繚所猜測的那樣,屈原毫不猶豫地就婉言推辭道:“在下愚昧之人,實(shí)承擔(dān)不起方城令的贊譽(yù)?!匠橇畹暮靡庠谙滦念I(lǐng),但此事,恕在下不能答應(yīng)?!?

    直接了當(dāng)?shù)乇痪芙^,蒙仲卻絲毫也不在意,聞言笑著稱贊道:“屈大夫果真是對楚國忠心耿耿……”

    忽然,他轉(zhuǎn)變口風(fēng),問屈原道:“但在下不知,屈大夫忠的是楚國,還是楚王?”

    “這……”屈原聞言微微一愣,不解問道:“兩者有何區(qū)別么?”

    “當(dāng)然?!泵芍僬f道:“楚國乃是‘名(概念)’,楚王乃是‘實(shí)’,若屈大夫忠的是楚國,即為國之臣;屈大夫忠的是楚王,即為王之臣。不知屈大夫是國之臣,亦或是王之臣?”

    “唔……”

    屈原捋著長須沉思著,片刻后點(diǎn)頭說道:“如此剖析在下此前聞所聞問……國之臣何解?”

    蒙仲聞言便解釋道:“志在在守護(hù)邦國,于外,使其不受外敵輕辱,于內(nèi),使國民能安居樂業(yè),無論旁人如何謗我、欺我,我只恪守正道,富貴不能奪我志,君令亦不可使我折腰,這即為國之臣!”

    屈原聽得雙目不禁睜大,他心說,這可不是就是在說我么?

    想了想,他捋著長須說道:“如方城令所言,屈原即楚國之臣。”

    見此,向繚心下暗笑一聲:這屈原,恐怕還不知自己已經(jīng)掉入坑內(nèi)了。

    果然,在聽了屈原的話后,蒙仲點(diǎn)頭稱贊道:“在下亦以為屈大夫乃國之臣,我聽我兄弟說,屈大夫曾在楚懷王座下出任左徒,受其重托施行變法改革,想必期間遭遇國內(nèi)舊貴族的重重阻礙。”

    聽到這話,屈原不覺心中有些酸楚,長嘆道:“天下諸國,皆是先得名,又有國,唯獨(dú)我楚國,是先有國,后得名……”

    據(jù)屈原的解釋,當(dāng)今天下諸國,除三晉外,都是先得到了周王室授予的諸侯身份,然后才慢慢建立起各自的國家,但唯獨(dú)楚國不同,因?yàn)樵谏讨軆蓢鵂帄Z天下的時(shí)候,楚國就已經(jīng)存在,只不過當(dāng)時(shí)還未出現(xiàn)“國”這個(gè)概念而已,只是以大江以南諸部落聯(lián)合的形式出現(xiàn)。

    因此,后來中原各國都可以稱自己是商人之后、周人之后,是中原正統(tǒng),唯獨(dú)楚人,既非商人之后,也非周人之后,屬于被周國歸化的蠻夷——這也正是楚國長久以來被中原各國看不起的原因。

    因?yàn)樨毟F落后,因此楚國從最初就開始效仿周國,學(xué)習(xí)中原文化。

    比如周國的分封制,而這,就導(dǎo)致楚國地方貴族、地方家族勢力根深蒂固,很難通過一時(shí)的變法改革而將其根除。

    這是楚國在建國之初就落下的弊端。

    這不,他屈原志在變法圖強(qiáng),卻遭到了國內(nèi)諸多舊貴族的抵制與迫害,以至于現(xiàn)如今,前途葬送,有家亦不能回。

    每每想到此事,屈原便忍不住長吁短嘆。

    聽到屈原的自嘲,蒙仲正色贊道:“非也。孟子曾言,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今屈大夫備受煎熬,或是上天在磨礪屈大夫的意志,以便屈大夫日后擇時(shí)回歸廟堂,匡扶國家。”

    “擇時(shí)?”屈原聽得心中一愣,立刻轉(zhuǎn)念過來:“方城令的意思是說,眼下并非在下出仕的時(shí)候?”

    “難道不是么?”蒙仲淡然說道:“在下雖對楚國并無過多了解,但也曾聽說當(dāng)今的楚王乃是昏昧之君,目不能視屈大夫這等忠良,而委任奸邪,又貪圖酒色,毫無強(qiáng)國興邦之志,王之志尚如此,臣子又能如何?我以為,不如歸隱山林,待廟堂清明,再復(fù)出山?!?

    聽聞此言,屈原默然不語。

    畢竟事實(shí)正如蒙仲所猜測的那般,如今的楚王熊橫絲毫沒有強(qiáng)國興邦的志向,而國內(nèi)大多是令尹子蘭那種只顧私利、只顧眼前利益的奸臣,雖說朝內(nèi)仍有像昭睢那等志在報(bào)國的臣子,但奈何大勢如此,他們也只能屈服于以令尹子蘭為首的舊貴族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睿智之人確實(shí)應(yīng)當(dāng)暫退,隱居山林,等待朝堂清明,但問題是,倘若人人都這么認(rèn)為,那廟堂豈非是奸邪當(dāng)?shù)溃?

    想到這里,屈原搖頭說道:“方城令所言,恕在下不敢茍同。雖廟堂奸邪當(dāng)?shù)?,但我輩仍要?jiān)持與其抗?fàn)帲呐隆呐隆?

    “哪怕遭奸邪讒言,被楚王流放?”蒙仲接口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汕头市| 平罗县| 衡水市| 山阳县| 陕西省| 瑞安市| 德化县| 台南市| 明水县| 察隅县| 道真| 濮阳市| 蓬溪县| 通道| 黄浦区| 钦州市| 万盛区| 会泽县| 灵寿县| 四子王旗| 友谊县| 年辖:市辖区| 大新县| 五指山市| 理塘县| 星子县| 磴口县| 柏乡县| 凌海市| 邹城市| 南川市| 鄂州市| 颍上县| 肥西县| 德令哈市| 武隆县| 宝丰县| 广西| 瑞昌市|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