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戰國大司馬》


    第(3/3)頁

    用那些士卒的性命去拖延。

    “……喏!”

    抱拳應命,季泓召來仲胥、童陽二將,低聲對他們說了一番吩咐。

    在從季泓口中得知白起的計劃后,仲胥、童陽二將臉上閃過諸般不忍,但最終還是決定遵從白起的命令,畢竟他們也知曉利害。

    而另外一邊,暴鳶索性帶著韓軍撤到了魏軍的營寨,方便隨同魏軍一起行動。

    在此期間,蒙虎、華虎、穆武三人所率領的騎兵,更是死死盯著秦軍的一舉一動。

    自然而然,秦軍在汝水上建橋的事,也瞞不過他們三隊騎兵的眼睛。

    當日下午未時前后,由于此前已經準備好了搭建浮橋的木材,秦軍很快就在汝水上建成了橋梁。

    得知橋梁建成之后,白起立刻下令全軍撤退。

    而魏軍這邊,此時蒙仲也已經收到了蒙虎、華虎、穆武三人派人送來的消息,得知秦軍即將南渡汝水逃亡,便立刻與暴鳶一同,帶著吃過干糧的魏韓聯軍再次趕赴憚狐,追擊秦軍。

    得知魏韓聯軍前來追擊,白起命大將仲胥、童陽二人率領一部分秦軍士卒阻擋魏韓聯軍。

    一開始,這些秦軍尚有與魏韓聯軍一戰的勇氣,直到因為兵力的關系,他們逐漸抵擋不住魏韓聯軍的攻勢。

    此時當他們回頭再尋找仲胥、童陽兩位大將時,卻發現這兩位大將不知何時已帶著其近衛不知所蹤。

    他們被拋棄了。

    這些回過神來的斷后秦卒們,咒罵著、哭嚎著、哀求著,但最終還是難以避免被魏韓兩軍擊破的命運,縱使最后他們已絕望地放下了手中的兵器,但還是被滿腔仇恨的魏韓兩軍士卒殺死了大部分人。

    伊闕山一役,十八萬魏軍在一夜間戰損近十萬人,甚至于險些全軍覆沒,更有甚者,就連他魏國的名將公孫喜亦被秦人屈辱的殺死,魏軍如何不憎恨秦人?

    而韓軍這邊,秦軍反攻至韓國境內,肆意屠戳平民、肆意燒傷搶掠,甚至不惜脅迫他韓人平民在達到目的,韓人如何不憎恨秦人?

    更別說近幾十年,秦國不斷攻取魏國、韓國的國土,致使兩國無數的士卒戰死沙場,這份仇恨豈是輕易能夠化解的?

    縱使蒙仲下達了「降者不殺」的命令,但對秦人抱持深刻恨意的魏韓兩軍士卒,還是對那些放下兵器投降的秦軍士卒痛下殺手,以至于斷后的近萬秦軍,到最后幾乎沒有剩下幾個活人。

    而在此期間,竇興、唐直、魏青三位軍司馬,并蒙虎、華虎、穆武三人執掌的騎兵,持續對秦軍展開追擊,從憚狐城一路追到陽人,再從陽人追到汝水河畔。

    此時的騎兵,展現出了他們在追擊敵軍時的強大殺傷力,在一路的追趕中,每名騎兵平均竟有六七條人命的進賬,相比較之下,竇興、唐直、魏青三位魏將率領的過萬魏軍,戰績卻遠遠不如這區區千名騎兵。

    想來此時此刻,竇興等軍中的軍司馬們,這才徹底對這些騎兵徹底服氣。

    魏王遫三年五月十九日,秦將白起率麾下秦軍南渡汝水,魏將蒙仲、韓將暴鳶率軍追擊,斬首兩萬,大獲全勝。

    隨后,秦將白起率領殘余的兩萬軍隊向西撤退,但沿途又遭到蒙仲麾下部將蒙虎、華虎、穆武三人率領魏軍騎兵的追擊,前前后后出現了數千人的傷亡,以至于最終待白起撤退至三川境內時,其麾下軍隊就只剩下寥寥一萬四五千人。

    而與此同時,蒙仲、暴鳶在收復憚狐、陽人兩座城池后,立刻直奔宜陽。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坐鎮伊闕山的魏將公孫豎,亦從附近召集了攏共近萬的敗軍,使他麾下的兵力從一萬人暴增到兩萬人。

    在得知秦軍主力已被擊破的消息后,公孫豎立刻帶著部將梁習,以及坐鎮伊闕山南營的樂毅,率領總共三萬余魏軍直奔宜陽,與蒙仲、暴鳶二人匯合。

    五月二十三日,五萬韓軍、數千東周軍、八萬魏軍,魏韓周總共近十四萬聯軍,于宜陽城外匯合,商謀攻取這座城池。

    而此時宜陽城內,僅秦將向壽麾下的三萬余秦軍,如何擋得住這十四萬聯軍的攻勢?

    再加上看到魏軍主力出現在宜陽城下,向壽猜到白起已敗,心中更是絕望,在苦苦守了十日城池后逐漸不支的情況下,向壽只能帶著殘兵朝函谷關撤退。

    六月初三,魏韓周三國聯軍攻破宜陽,攜兵鋒之勢直奔函谷關。

    繼田章討伐秦國之后,秦國再次被人攻到了函谷關。

    不過蒙仲也知道,盡管已打到了秦國的函谷關,但魏韓周三國聯軍的勢頭其實也已經很勉強了。

    這場仗打到現如今,十萬韓國精銳折損一半,東周軍隊亦折損一半,而他魏軍,曾經的十八萬魏軍,只剩下區區八萬人,且其中河東魏軍只剩下四萬余人,曾幾何時的三十萬聯軍,被秦軍殲滅了整整十六萬。

    就連聯軍的主帥,魏國的名將“犀武”公孫喜,亦在這場仗中戰死。

    反觀秦軍,秦軍總共的兵力也就只有十三萬,而最終的損失也在十萬上下。

    從雙方的兵力損失來看,魏韓周三國聯軍實在談不上“大勝”,唯一可以慰心的是,新城、宜陽兩座城池被聯軍奪了回來,而這對韓國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但不管怎么說,聯軍此番亦是傷亡慘重,盡管攻到了函谷關,但蒙仲還是覺得不太可能對秦國造成什么威脅。

    更關鍵的是,此刻坐鎮函谷關的秦將,名叫司馬錯!

    不錯,正是與「齊之匡章」、「魏之犀武」、「韓之暴鳶」齊名的秦國名將,司馬錯。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永兴县| 湖北省| 民乐县| 渑池县| 同仁县| 资中县| 合山市| 申扎县| 徐水县| 霍林郭勒市| 湘潭市| 陆良县| 南城县| 长汀县| 栾川县| 汉中市| 吐鲁番市| 班玛县| 巧家县| 英山县| 兴国县| 松阳县| 洛宁县| 获嘉县| 永平县| 龙胜| 宜城市| 上犹县| 灵宝市| 高密市| 资源县| 阿勒泰市| 亚东县| 鹤山市| 启东市| 工布江达县| 桃江县| 广平县| 迁西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