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幫卑鄙的混蛋,逃得真是快!” 在追逐前方那支魏國騎兵的途中,秦軍將領辛郗站在戰車上氣急壞敗地咒罵道。 他奉他秦軍主帥白起的命令追擊前方那支魏國騎兵,可追趕了足足一個時辰,他卻始終追不上對方。 可每當他想放棄追趕時,對方那群卑鄙的家伙便又掉頭回來,反過來追趕他們,并且一邊騎馬一邊朝他們射箭,以至于截至目前,已有二十幾人負傷,七八人死亡。 明明是奉命追擊對方,結果連對方的衣角都還未摸到,己方卻死傷三十幾人,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更可惡的是,前方那群卑鄙的家伙,還時不時地停下來嘲笑他們。 每每想到此事,辛郗便覺得腹內肝火上涌。 “有膽量就停下!” 他咬牙切齒地咒罵著。 “師帥。” 有同乘一輛戰車的士卒提醒道:“咱們的步卒被遠遠落在身后了。” “……” 辛郗有所察覺地壓了壓手,示意戰車放緩速度。 同時,他回頭瞧了一眼。 正如那名士卒所提醒的那般,他此番率領追擊那群混蛋的五百名步卒,此刻已被遠遠拋在身后,連影子都看不到了,此刻還能跟上隊伍的,就只有百輛戰車,與這百輛戰車上所乘載的士卒。 刨除已被魏卒用弩箭射死的七八具死尸,還有約三百人。 『……還要繼續追擊么?』 辛郗看了一眼正前方離他們僅僅只有幾十丈的那群魏國混蛋,心中陷入了沉思。 而就在這時,一支弩箭從他臉龐飛過,登時命中了他身后那輛戰車上駕馭戰馬的秦卒,正中面門。 原來,在他們的戰車放緩速度之后,前方那群魏國的騎兵亦放緩了速度,期間有大概幾十名騎兵停住了戰馬,舉起弩具朝他們射了一箭,使他們再次承受了十人左右的傷亡。 說實話,這點傷亡損失并不算什么,但關鍵在于那幫魏國混蛋在射中他們之后喜悅地歡呼,這聽在辛郗耳中尤其刺耳——那就仿佛是對他們的嘲諷。 “一群只敢在遠處放箭的弱者!” 辛郗攥著拳頭大罵道。 這話傳到遠處的魏國騎兵耳中,后者那幫人非但絲毫不鬧,反而哈哈大笑起來,在遠處嘰里咕嚕地笑話著他們——因為距離的關系,辛郗無法仔細辨別那些魏國騎兵究竟在做什么,但大致是在嘲笑他們,戲弄他們。 『可惡!可惡!』 連聲暗自咒罵,辛郗捏成拳頭的右手狠狠砸在戰車前的擋板上,咬牙切齒地罵道:“追!給我追!” 聽聞此言,秦方的百輛戰車繼續追趕前方的魏國騎兵,而后者驚呼一聲,亦當即再次撥馬逃走。 “很不錯,士卒們已逐漸適應了對付追兵的戰法。” 在隊伍的側翼,蒙虎親眼目睹著麾下騎兵方才的種種舉措,轉頭對副將曹淳說道。 停馬、射箭,雖說這是騎兵最基礎的戰法,但考慮到這些魏武卒轉型成為騎兵才只有六七日,能做到這種地步,蒙虎已經很滿意了。 雖然在身后秦軍追擊他們的時候,他也不止一次地幻想過,率領一幫悍勇不下于趙國騎兵的精銳騎士,一舉將身背后的追兵擊破,而不是像眼下這般,拖拖拉拉地持續著這場追擊戰——這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不過,誰讓這是一場教學戰呢? “騎兵很弱……這是一般人對騎兵的普遍看法,認為騎兵就只有‘跑得快’這一種優勢,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指了指正朝他們追來的秦軍戰車隊,蒙虎一邊利用韁繩調轉馬頭,一邊對副將曹淳說道:“跑得快,這其實是一種很厲害的才能,用兵法的話來說,即能使我方立于不敗……敵軍甚至追不上我等,又如何將我軍擊敗呢?” 曹淳附和地點點頭,旋即忍不住問道:“旅帥還看過兵法?” “怎么?”蒙虎作怪般地玩笑道:“以為我是從小城邑來的,就覺得我不識字,不曾看過兵法?” 曹淳自然看得出蒙虎這是在開玩笑,于是順著話玩笑道:“那倒不至于,只是在下感覺旅帥的性格,多半按耐不住心性仔細觀閱兵法……” “呃……” 聽了這話,蒙虎不覺有些語塞。 畢竟事實上,他確實討厭看書,明明他兩位族兄弟蒙仲、蒙遂皆是博覽群書,而他卻對此不感興趣,幾年下來連一部《吳孫子(孫子兵法)》都沒讀完,更別說《司馬法》、《吳子》、《齊孫子(孫臏兵法)》等其余兵法。 “我比較相信我的直覺。” 蒙虎用頗為認真的表情掩飾著自己的心虛。 曹淳也不說話,只是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蒙虎。 這讓蒙虎感覺有些尷尬,咳嗽一聲說道:“好了,差不多也拉開十里距離了,該是時候對付這些戰車卒了……” 聽聞此言,曹淳臉上露出幾許興趣,他很好奇蒙虎準備用什么方式來對付身背后的秦國戰車隊。 別看他們方才一路上仿佛都占據上風,時不時地停馬朝身背后的追兵射出一波箭矢,還嘲笑對方,但曹淳很清楚,他們這些騎兵其實是很弱的,論正面交鋒,根本不是身后百輛戰車的對手。 可能僅僅只是一波彼此間的沖鋒,他們三百余名騎兵就要折損一半的士卒,而對方的傷亡,恐怕是微乎其微。 而眼前這位年輕的旅帥,竟說要率領這樣一支羸弱的騎兵,全殲身背后那支戰車隊? 不得不說,曹淳心中多多少少有點懷疑。 而這時,他就聽到蒙虎笑著說道:“就是那里了,那里很合適……” 曹淳抬起頭來,這才發現蒙虎正抬手指著遠處的一片樹林。 “傳令下去,進林子,叫士卒們都注意點腳下,莫使戰馬被絆倒了。” 在蒙虎下達了命令后,他麾下三百余騎兵很快就拐進了前方的那片樹林。 或許有人會說,騎兵不是不適合在樹林這種地形作戰么? 其實不然,騎兵不宜進樹林,那只是考慮到樹林里可能會有步卒的埋伏,畢竟相比較步卒,騎兵確實不適合在樹林地形作戰,但問題是,身背后的秦軍戰車更不適合在樹林中作戰——倘若樹林內樹木的間距密集些,那些戰車干脆連林子都進不去,談何作戰殺敵? 『唔?這幫卑鄙的混蛋進樹林了?』 遠遠地,處在后方的秦將辛郗瞧見那幫卑鄙的魏國騎兵逐一進入前方的樹林,便立刻壓了壓手,示意麾下的戰車隊放緩了追擊的速度。 雖說辛郗乃秦國的平民出身,也沒看過什么兵法,但他多多少少也知道「逢林莫入」這個道理,自古以來因為盲目追擊敵軍,結果誤入樹林遭到敵軍伏擊的例子,舉不勝舉。 當然,更要緊的是,這片林子內的樹林生長地頗為緊密,騎兵們倒是還可以自由出入,但龐大的戰車,這就非常勉強了——進了林子可能連調頭都辦不到。 “師帥,敵軍進了林子,是否入林追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