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新鄭的反應【二合一】-《戰國大司馬》
第(1/3)頁
鄭城,顧名思義即鄭國的都城。
追溯歷史,韓國境內其實有兩座鄭城,其中一座在宅陽的東側約五十里處,是鄭國早期的都城,而另外一座則在宅陽東南方向約百余里處,曾經乃是「古鄶國」的都城,后來被鄭國所滅,遷都至此,號曰「新鄭」。
待韓國攻亡鄭國后,便將國都從「陽翟」遷至「新鄭」,至此新鄭便成為了韓國的國都。【PS:前文記錯了,韓國的都城是新鄭,而非鄭城?!?
四月二十六日,一隊士卒駕馭著戰車快速駛入新鄭,將滎陽、宅陽兩地相繼淪陷的消息,稟告韓國的國相「公仲珉」。
公仲,乃是「姬姓韓氏」的一個分支姓氏,即韓國的公室氏姓。
【PS:公仲珉,即韓珉、韓聶,由于古時禮數森嚴,稱呼習慣與現代大為不同,因此當時并沒有人稱呼其為韓珉或韓聶,只能是公仲珉。但在《戰國策》等史書中偶爾還是會看到“韓珉”字樣,那是因為自漢代后“以氏為姓”,對這方面不再講究所致,但文中作者還是盡量貼近當時的世俗習慣。】
巳時前后,當韓國國相公仲珉正在自家府上書房內批示政令時,便有衛士急匆匆地入內稟報。
“相國,有宅陽的士卒趕來稟報,言滎陽、宅陽兩城被秦軍占據?!?
“……”
年近五旬的公仲珉聞言愣了一下,停止手中的書寫,抬頭看著來人,頗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你說什么?滎陽?宅陽?”
說罷,他的面色微微有些改變,心中暗呼道:莫非暴鳶已經戰敗?
可轉念一想,他又感覺有點不對勁,要知道前幾日,他便已收到了暴鳶派人送來的消息。
在這份書信中,暴鳶告訴公仲珉一樁大事,即伊闕山一役魏軍慘敗,其主帥公孫喜被秦軍殺害這件事。
但同時,暴鳶也在信中反復強調,雖然魏軍遭到重創,但重創后的魏軍反而變得更具戰斗力,目前正與他一同展開反擊,并且暴鳶還在信中提及,他正準備按照魏軍給予建議,趁秦軍主力被魏軍拖住,趁機前往收復新城與宜陽。
簡單地說,在暴鳶的那份書信后,魏韓聯軍的優勢還是很大的,又怎么可能在短短幾日內被秦軍擊潰呢?
不過考慮到魏將公孫喜曾在一夜之間被秦軍殺潰十幾萬人,韓相公仲珉心中亦難免有些忐忑。
然而這份忐忑,只是基于他作為韓國的重臣,事實上他并不擔心秦國攻亡韓國,因為他與秦國私交很不錯。
當年「宜陽之戰」,秦將「甘茂」奉秦武王之命,率軍攻打韓國的宜陽,韓國雖有十幾萬的軍隊,但自忖仍并非韓國敵手,一方面派大將「公叔嬰」馳援宜陽,一方面派人向楚國求援。
自楚懷王客死秦國之后,楚國便與秦國成為了世仇,只要是牽扯到秦國的事,楚國十有八九會干預,這不,楚國立刻就派將領「景翠」率十萬軍隊救援韓國。
在這場戰役中,秦將甘茂圍攻宜陽長達五個月之久,秦國國內上下無不對這場仗失去希望,但唯獨秦將甘茂沒有失望,他寫了一封信給秦武王,秦武王這才想起甘茂出征前曾與他做出約定,即。
原來,宜陽乃是韓國的重城,甘茂早就猜到攻打這座城池不會順利,說不定要打上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而在他朝中與向壽、嬴疾等人關系惡劣,他擔心自己率軍出征后,嬴疾、向壽等人會在秦王面前詆毀他,因此他在出征前,親自請見秦武王,與后者做出約定,希望秦武王全力支持他進攻宜陽,如若不能取勝,則他甘茂自愿臨死。
秦武王與甘茂關系親近,欣然同意,這便是“息壤之盟”。
而事實正如甘茂所預料的那般,當他圍攻宜陽長達五月之久時,秦國國內果然出現了非議,以嬴疾為首的秦國朝臣在秦武王面前詆毀甘茂,指責甘茂進攻宜陽不利,再打下去也只是傷軍傷財,說得秦武王亦有些猶豫不決。
而就在這時,甘茂寫了一封信給秦武王,上書“息壤在彼”四個字,以此提醒秦武王當初的約定。
秦武王幡然醒悟,當即按照約定,派將領「烏獲」率六萬精銳相助甘茂,使甘茂最終一舉攻下宜陽,攻下了這座無論是對秦國、還是對中原諸國都意義重大的城池——正是在宜陽失守之后,韓國退守伊水,全力建造新城,試圖用新城來代替宜陽行使戰略上的作用。
韓國戰敗之后,公仲珉立刻親自跑到秦國,向秦國求和。
由于宜陽之戰時,楚國將領景翠趁秦韓兩軍展開惡戰時,趁機攻擊秦軍,秦國亦是元氣大傷,又因此惱恨楚國,便同意了韓國的求和,轉而針對楚國,這使得韓國得到了一些喘息的機會,加緊時間在伊水建造新城。
而在前往秦國求和的期間,公仲珉不惜花費巨資結識了向壽、魏冉、嬴疾等秦國的臣子,亦借機示好秦武王,哪怕后來秦武王不幸過世,其弟嬴稷繼位秦王,公仲珉亦不忘派人貢獻財禮結交秦王嬴稷、宣太后、魏冉、向壽等人,總的來說,他在秦國還是頗有人緣的。
所以在前幾年,在秦將向壽坐鎮宜陽之后,公仲珉派族弟公仲侈前往游說前者,希望向壽履行甘茂曾經許下的承諾,使宜陽的百姓回歸韓國,并歸還武遂——即上黨(郡)臨汾西南的武遂。
因為向壽乃楚國出身,他與楚國的關系很好,自然希望秦楚兩國聯合起來對付其他諸侯國。
于是當時公仲侈便對向壽說,如果秦楚兩國聯合起來進攻韓國,韓國必定滅亡,而到時候公仲珉收拾一下,仍可前往秦國侍奉秦王,以此勸說向壽莫要逼迫太甚,向壽聽罷趕緊解釋,他主張秦楚聯合絕非是針對韓國。
由此可見,韓相公仲珉在秦國的人緣確實不低,縱使韓國覆亡,他照樣也可以改換門庭在秦國立足,畢竟改換門庭這種事,在戰國年間極為常見,世人早已習以為常。
但在韓國尚未覆亡的情況下,公仲珉自然還是要竭盡全力為國家、為君主謀取利益,這是作為臣子的操守。
在沉思了片刻后,公仲珉率先前往王宮,請見韓王韓咎,向后者稟告滎陽、宅陽兩地被秦軍攻占這件事。
果不其然,韓王咎在得知此事后亦是面色大變,驚呼道:“莫非暴鳶已敗?”
見此,公仲珉立刻將他所了解的情況告訴韓王咎,這才使這位君王稍稍心安:“這么說,暴鳶并未戰敗,而是與魏軍達成了協議,趁機進攻新城與宜陽去了?……換而言之,是魏軍拖延秦軍不利,使這支秦軍跑到了我韓國境內?”
“正是!”公仲珉點了點頭。
韓王咎聞言沉思了片刻,旋即沉聲說道:“立刻派人通知暴鳶,叫他安心攻打新城與宜陽,務必要收復這兩座城池!”
聽了這話,公仲珉頗有些意外,抬頭看了一眼韓王咎,試探道:“大王的意思是,由我鄭城組織軍隊阻擋這支秦軍么?”
韓王咎重重點了點頭,頗感惆悵地說道:“父王過世之前,曾對寡人說過一席話,他生平最遺憾的一件事,即眼睜睜看著宜陽被秦國所奪。秦國占據宜陽之后,千里三川(郡)皆為秦國所有,國力日益增強……今暴鳶有機會收復宜陽,寡人又豈能拖他后退?告訴暴鳶,縱使秦軍殺到新鄭,他亦不許從新城、宜陽兩地退兵!”
“老臣謹遵王令。”
公仲珉聞言拱手拜了拜,旋即又試探著道:“但若要再組織軍隊阻擋這支秦軍,老臣認為,應當委任一名能夠勝任的人才?!?
“哦?”韓王咎聞言欣喜問道:“相國有何推薦的人才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社旗县|
曲水县|
昌江|
琼结县|
临澧县|
社旗县|
普洱|
米脂县|
张家界市|
漳州市|
大石桥市|
容城县|
新兴县|
富裕县|
大英县|
山西省|
炉霍县|
灵石县|
郸城县|
伽师县|
平度市|
宜君县|
时尚|
宝应县|
德保县|
克拉玛依市|
胶南市|
上饶县|
黎平县|
宁都县|
滕州市|
巴东县|
贡觉县|
麻栗坡县|
平山县|
闻喜县|
柏乡县|
志丹县|
宜宾市|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