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樂毅想了想說道:“先從雜兵選拔吧,好歹也是我信衛(wèi)軍的人,若是數(shù)量不足,再從周邊城邑的趙人中篩選。” 他口中的雜兵,指的就是信衛(wèi)軍的編外人員,即向繚、樂續(xù)手下那幾百名本來負責處理軍中雜事、伙食的人。 聽了這話,向繚皺著眉頭說道:“雜兵當中,可有不少戴罪的刑徒啊,這些人,也在挑選范圍內(nèi)么?” 樂毅輕笑說道:“既然有能成為士卒的機會,那些人豈會不拼命爭取呢?再怎么說,這些人在我信衛(wèi)軍呆了一段時日,自然要比外人值得信賴。” 正說著,忽然帳外有士卒前來稟報:“司馬,檀衛(wèi)軍司馬龐煖,攜其師鹖冠子,前來請見。” 聽了這話,華虎皺著眉頭不快地說道:“龐煖那家伙來干嘛?奚落我等么?” “龐煖不是那樣的人。” 蒙仲搖了搖頭,對樂毅等人說道:“阿毅、阿遂,選拔士卒之事,就交給你二人,向繚、樂續(xù),你二人協(xié)助他們。……華虎、穆武,你們二人明日到周邊的鄉(xiāng)邑轉(zhuǎn)轉(zhuǎn),看看有沒有想投軍的青壯,擇優(yōu)挑選。剩下的武嬰、樂進,你二人跟蒙虎繼續(xù)照常訓練士卒,不可懈怠。” “明白!”諸小伙伴抱拳頷首。 囑咐完畢,諸小伙伴各自散去,而蒙仲則親自來到軍營的轅門外,迎接鹖冠子與龐煖師徒。 當他來到營外時,鹖冠子與龐煖正站在營地外,打量著這座軍營。 見此,蒙仲連忙迎上前,拱手施禮道:“鹖冠子、龐煖兄,讓兩位久等了。” “無妨。” 鹖冠子笑瞇瞇地點點頭,對于蒙仲親自出營迎接感到很滿意。 而在他身旁,龐煖在看了幾眼蒙仲后,忽然說道:“我不是來嘲笑你的。” 蒙仲愣了愣,旋即微笑著點頭說道:“我知道,龐煖兄不是那樣的人。” 聽了這話,龐煖也很滿意,繃緊的面色亦稍稍緩解了幾分。 片刻后,蒙仲將鹖冠子與龐煖請到了軍營內(nèi)的帥帳。 待彼此于帳內(nèi)坐定之后,鹖冠子指著龐煖笑著對蒙仲解釋道:“此番,老夫是被我徒兒拖來的,他覺得過意不去,又拉不下臉自己一個人過來解釋,于是就拉著老夫一道來……” “夫子你說這個做什么?”龐煖小聲說道,臉上有些窘迫。 “這有什么?”鹖冠子毫不在意,轉(zhuǎn)頭對蒙仲說道:“小友,我徒不善言辭,總之,你可莫要記恨他呀。” 見龐煖滿臉窘迫,蒙仲心中亦感覺有些好笑。 雖然龐煖最近憋著勁與他信衛(wèi)軍競爭,但蒙仲對于龐煖本人非但沒有惡感,反而有諸多好感。 畢竟鹖冠子與莊子都是道家弟子,而他蒙仲與龐煖,亦是道家弟子,雖然門戶不同,但思想的本源卻是一致的。 另外在兵法方面,蒙仲與龐煖亦有諸多類似的見解,可謂稱得上是知己。 “鹖冠子言重了。” 蒙仲微微搖了搖頭,略帶感慨地說道:“此番之事,是我自己所導致,與龐煖兄何干?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 鹖冠子捋了捋髯須,似笑非笑地說道:“說到此事……小友果真是膽魄過人啊,歷來王室之爭,外人能避就避,然而小友卻主動湊上前去……” 聽到鹖冠子的調(diào)侃,蒙仲亦有些尷尬,忍不住解釋道:“我只是見趙主父、趙君上與安陽君三方矛盾重重,唯恐被某些人所利用,致使趙國引發(fā)內(nèi)亂,錯失了變法圖強的機會,故而才做出這番妄為,希望趙國能免除一場動亂……” 鹖冠子聞言點了點頭,半稱贊半提醒道:“小友赤子之心,著實可嘉,然我道家弟子,需銘記‘順其自然’這個道理,注定要發(fā)生的事,非人力所能抗拒。” “……” 蒙仲隱隱從鹖冠子的話中聽出了幾分端倪,微微皺著眉頭忍不住問道:“鹖冠子,您指的是趙主父、趙君上與安陽君三者之間的矛盾么?” 有件事蒙仲很清楚,即鹖冠子比他更得到趙主父的信賴,并且趙主父也會將不便告知他的秘密,告訴鹖冠子,尋求鹖冠子的建議。 說鹖冠子是趙主父的客卿智囊,這一點也不夸張。 “呵呵呵。”在聽了蒙仲的詢問后,鹖冠子笑了笑,說道:“小友可知‘道’的本意?老子曾言,「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故而,道即是泰。然而,趙國如今失正道,日月爭輝,這才是動亂的根本。……小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卻是落了下乘。” “……” 聽到鹖冠子這一番話,蒙仲不禁皺起了眉頭。 不得不說,鹖冠子這一番話,說得極為晦澀,哪怕是蒙仲作為道家弟子,也聽得一知半解。 但即便沒有聽懂全部,他隱隱也能聽懂幾分端倪。 即他竭力想要阻止的,趙王何與公子章的爭斗,而趙主父其實并不想阻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