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了趙將趙希的話,蒙仲感到很不可思議,畢竟據他目測,河對岸的“匡章聯軍”,充其量也不過萬余人而已,將此人與齊將田觸的兵力加到一起,也不過三四萬人,而趙軍這邊卻有十余萬,在兩軍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這趙希居然提及暫時撤退,另尋良機? 這豈不是貽誤戰機么? 想到這里,他忍不住開口道:“趙主父,就算是匡章及時率軍來援,我觀其麾下兵力也不過萬余人,而我趙軍有十余萬,何必懼之?” 聽了蒙仲的話,趙希頓時皺著眉頭呵斥道:“蒙仲,你小小年紀,豈敢在此時胡言亂語?!你可知匡章乃是何人?” 蒙仲正色說道:“趙希軍將,我亦知匡章乃當世名將,但此人僅率萬余軍隊來援,齊方軍隊遠遠不如我趙軍,縱使匡章再足智多謀,也無法掩蓋此事?!巯?,河上橋梁已即將搭建至河對岸,若我軍下令總攻,強行渡河,齊方軍隊根本抵擋不住……” “愚子!” 趙希打斷了蒙仲的話,罵道:“你見河對岸援軍僅萬余,就斷定匡章麾下僅萬余兵力?我告訴你,匡章率領攻伐秦國的軍隊,有十萬之眾!這還不包括魏、韓兩國的軍隊……若我軍下令強渡大河,介時匡章余下的兵力抵達,我趙軍在南岸無營無寨,如何招架得???介時齊軍發動反攻,則我十余萬趙軍,皆將葬身于此!” 蒙仲聞言反駁道:“縱使匡章有余下兵力趕至,其長途跋涉,士卒體力必定不支,若兩軍廝殺,我趙軍必勝!” “你……愚子愚見!” 見說不過蒙仲,趙希大怒,強忍著怒氣對趙主父說道:“主父,休要聽此子胡言亂語,此子年幼,即便看過幾部兵書,又哪里懂得什么用兵之法?若我趙軍強渡大河,介時必定陷入進退兩難之境,不若暫時撤退,再思計策?!? 趙主父看了一眼蒙仲,旋即環視諸人問道:“你們覺得呢?” 田不禋為人圓滑,聞言看著蒙仲笑道:“蒙仲阿弟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懼名將匡章,勇氣可嘉,在下個人傾向于蒙仲阿弟的建議。不過,兩國征戰,非同小可,凡事皆需謹慎,因此相比之下,還是趙希軍將的觀點更穩妥些……終歸單單匡章麾下,就有十萬齊軍,更遑論魏、韓兩國的軍隊?!? 聽聞此言,安陽君趙章歉意地看了眼失望的蒙仲,點點頭附和了田不禋的觀點。 而趙希、牛翦二將,亦連連點頭。 見此,趙主父思忖了片刻,最終還是下達了暫時撤退的命令。 “叮叮?!? “叮叮?!? 擊鉦之聲在大河北岸響起,聽到這代表退兵的消息,河對岸的趙將許鈞當即下令撤退。 在他的率領下,約六七千趙卒迅速撤退,在付出了盡半士卒的代價后,終于撤回了北岸。 而與此同時,齊、魏、韓三國聯軍與齊將田觸率領的齊軍一起殺到河岸,放火箭燒掉了約一半的橋梁,這才徐徐撤退。 在返回趙營的途中,蒙仲借故身體不適,讓蒙虎為趙主父駕馭兵車,而他在另外一輛兵車上,與樂毅議論此事。 他失望地對樂毅道:“魏王嗣新喪,魏太子遫繼位,魏國豈會在這時候派大軍協助匡章回援齊國?……既匡章率軍從秦、魏、韓邊界撤離,韓國必定會嚴防秦國報復攻伐,又怎么可能會派重兵協助匡章回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齊、魏、韓三國聯軍,最多就只有匡章十萬齊軍而已,十余萬養精畜銳的趙軍,難道還無法打敗匡章麾下十萬精疲力盡的齊軍?” “好了?!? 樂毅拍了拍蒙仲的肩膀作為安慰。 相比較趙希那種“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的建議,樂毅當然更傾向于蒙仲的觀點,就像蒙仲所說的,即使對方是匡章又怎么樣?昔日魏國的龐涓難道不是名將么?不照樣因為下令士卒急行而被齊將田忌、孫臏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