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把這想法告訴了方老先生?”導演再次問道。 “嗯。我認為綜藝這么紅,為什么不能做一個關于國樂的綜藝,讓大家對國樂有一個全新的了解。”李星澤笑道:“我就把自己想法,全都告訴了方老,沒想到他會如此動容,甚至把這個變為現實。方老確實是個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老師。” “你們認識嗎?”導演再次問道:“觀眾應該會很好奇你和方老的關系。” “其實也是我姐介紹的吧。”李星澤解釋道:“當初看了天天向上,我內心那種悸動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求了我姐幫忙介紹,沒想到方老真的見了我,還聽我扯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說完這句話,李星澤和導演都笑了。 其實這是導演組和李星澤溝通過的說辭,自己不可能說自己是扮演姐姐,然后在天天向上和方老認識的吧。 “說說你對國樂的看法吧。”導演再次發聲。 “嗯-----”李星澤做出思考狀,然后才說道:“我認為國樂和其它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國樂有自己的獨特特點。” “能舉例說說嗎?” “吉他和鋼琴能夠推廣,那是因為他們之間有很強大的共性,可是國樂共性其實很少,每一種樂器都比較獨特,比如二胡、嗩吶、塤-----”李星澤笑道:“當然,這也是國樂的魅力所在。獨一無二,無可代替。” “你覺得造成這種原因是什么?”導演補充道:“國樂獨一無二的特性。” “人文、環境、歷史,我覺得都有可能。”李星澤笑道:“相對于團結合作,國人似乎更喜歡獨立自我。” “你今年20歲?”導演突然問道。 “嗯,怎么了?” “你看待問題很深刻,似乎已經超越了年齡。”男導演笑道。 “可能我比較早熟吧。”李星澤也笑了。 “那眾多國樂里,你最喜歡什么樂器?”導演再次問道。 “這我真選不出來,每個樂器都獨一無二,似乎都挺喜歡。”李星澤摸摸頭。 “那你會幾種?”導演笑道:“基本掌握有幾種?” “二胡、琵琶、笛子、葫蘆絲-----”李星澤笑道:“掌握的就這幾樣,其它只是大概有個了解,不過原理大致相通。” “葫蘆絲?”導演詫異道:“這似乎是西南地區少數名族樂器?” “對,其實是因為我媽媽很喜歡,所以也教了我。” “看了來你父母確實教了你不少東西。”導演感慨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