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會議室。 上百人圍坐在一起,看向最前方的投影儀。 節目的制作人沈星正站在前方,對著屏幕講解。 沈星作為芒果臺著名制作人,制作了很多比較有特色的節目。 《天天向上》就是他帶領團隊制作的節目。 這一次涵哥請了他來幫忙,其實也是因為沈星對傳統文化比較感興趣,而且節目的制作水平一流。 “因為這是李星澤這邊提出的意見,所以我們很大基礎,保留了他的方案。”沈星笑道:“當然,對于一些地方,我們也根據經驗做了改動。” “先說整體構架吧。”沈星回過身,指著屏幕說道:“關于《國樂大典》,我們是想做宣傳國樂與傳統文化,這樣一個綜藝節目。” “具體流程是這樣,我們每期會請一些國樂大師或者樂團,亦或者一些明間藝人,來到節目進行表演。可是節目既然是綜藝,那一定不能太過官方,要有自己的娛樂、笑點和關注點。” 沈星指著PPT說道:“所以我們每一期,都要邀請一個或者多個明星藝人參與進來,至于是何種參與形式,我們一致認為,用一件樂器表演一個節目。” “當然,藝人既然要參與進來,那在藝人選擇上肯定要慎重。”沈星推了推眼鏡,笑道:“一些零基礎的藝人,可能要被排除在外。畢竟很多國內的樂器,不是一個星期就能學會的。” “聽說現在有幾個問題還沒解決?”涵哥坐在左邊最前排,看向沈星。 “確實有這么幾個問題。”沈星笑容有些無奈。 “說說吧。”涵哥指了指大家,笑道:“今天大家都在,集思廣益。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嘛。” “第一個問題是節目綜藝和國樂的占比,應該多少合適?”沈星苦笑道:“按照我們的經驗,其實綜藝應該要占到60%以上,畢竟是制作綜藝節目,乏味的過程太多,觀眾可能不愛看。” “是這個理。”涵哥點點頭,表示贊同。 按照沈星的意思,那就是明星藝人的節目占比,應該要多于國樂表演,畢竟是綜藝節目,很多人其實還是沖著明星藝人而來。 而且現在的觀眾,很少有耐心看一些乏味的東西。 國樂確實很美,很有藝術感。 可這社會大多數還是普通人,沒有那樣的審美和耐心,畢竟大家平時工作就已經很累了,看個節目只不過是為了放松。 李星澤心里,也贊同這樣的做法。 “我們這個節目叫什么?”沒想到的是,坐在自己身邊的方老坐不住了。 “國樂大典。”有人回答。 “對啊,我們既然叫國樂大典,那關于國樂的占比,不是應該更高么?”方老有些激動,沉聲道:“不然我們怎么不叫‘藝人的國樂體驗之旅’?”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