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就算湊齊,也不是大明北伐軍對手。 對于明軍這邊,是史無前例的決定性大勝利,斬獲兩百多門火炮,數(shù)萬優(yōu)良戰(zhàn)馬,以及大量衣甲武器、糧草銀兩等戰(zhàn)利品。 這一戰(zhàn),天下震動! 大明舉國歡慶,民眾信心激增。 清國哀鴻遍野,人心惶惶。 預示著乾坤倒轉(zhuǎn),大明止住頹敗,從最低谷中崛起,又守轉(zhuǎn)攻。 沒有得到建木果實的周陸,馬不停蹄,趁勢率領(lǐng)大軍,一路北上,勢如破竹。 不敢應戰(zhàn),堅守城池? 來,感受一下大炮送出的熱情問候。 這大炮中,一半是多爾袞的,其中有部分是多爾袞用三百萬銀兩購買的形式大炮,修一修,改一改,還是蠻好用的。 改造后的大炮,用上加強型火藥,射程、威力、準度上全面提升。 因此,在大明火炮射程內(nèi),沒有不被摧毀的城防。 加上四大名將與親兵的不死存在,大明兵卒并無陷入惡戰(zhàn),攻城略地進展非常快。 有時候,一天只能,能攻下兩座城池。 正由于挺進速度快,根本不擔心糧草問題。 繳獲的糧草,供給大明部隊,綽綽有余。 至于俘虜,先一天吃一頓稀粥,死不了就好,免得有力氣搞七搞八。 之前,很多文臣一提到戰(zhàn)爭,就說是勞民傷財。 但戰(zhàn)爭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消耗戰(zhàn)。 你來我往,互相對峙,這非常耗糧食,要依靠后方源源不斷運輸糧草。 這種戰(zhàn)爭,消耗時間過程中,確實是在不斷消耗大量糧食和金錢。 而另一種,就是大明北伐軍這樣,出了山海關(guān),已經(jīng)不靠后方運糧,轉(zhuǎn)戰(zhàn)千里,一路橫掃中,還繳獲大量錢財與糧食。 這種戰(zhàn)爭,是很賺錢的! 當然了,前提條件是,軍隊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另一邊, 戚繼光、李如松率領(lǐng)的水師,也再次登陸,在清軍大后方大肆攻占擄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