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大魏王侯》
第(1/3)頁
陳道堅和張伯甫等人所處地方,在后世也是倭國人稱為平原的地方,面積過萬平方公里,大片的平原區有綿延成片的林地,但更多的是草原和灌木地貌,這也是當時的特點。如東藩也是如此,在后世人看到的明末清初的記錄中,東藩的平原區都是成片的比人高的草原,人和馬在其中,稍遠一些就看不到蹤影,如同行走在綠色的大海中一樣,只是經歷人類長期的開發利用,才逐漸形成村落,出現道路,開辟農田,再形成集鎮,城市,荒良的平原才成了人煙聚集之所,而原本的荒蕪不復,灌木,草從,密林,也陸續被人類砍削利用,消失在茫茫大地之上。
現在蝦夷地的幾處大平原都是被開發利用了,大片的平原區內每天都會放入優良的馬匹,這些馬的身高,體重,耐力,都是經過嚴格的考核,光有身高體重,沒有耐力,無法奔跑,也算不得合格的戰馬苗子,功能欠缺,而有的馬輕捷快速,身高體重也相當不錯,但卻是無法進行長距離的奔跑,也不能當戰馬使用,令人遺憾。
諸國都大量購買馬匹,荷蘭人尼克和科爾尼等人在其中穿針引線,也是繞道買入了大量的歐洲馬。
歐洲由于地廣人稀,農業在細致方面不如華夏,但在收獲上則遠超華夏,特別是其牧畜業發達,大量的馬匹中有一些怪獸級的,體重過噸,高大無比,用來做挽馬耕地,效率要比耕牛強的多。此外牧羊養牛養豬也相當發達,所以就算現在的大魏比歐洲還要富裕,光是在飲食的肉類攝入上,其實歐洲人要比大魏這邊強的多。
其馬匹中也有相當種類適合當戰馬,也是在漫長的歷史中被培育出來的優良馬種。和華夏的體系不同,華夏原本也有很不錯的戰馬,但長期的閹割和幾百年一次傾覆性的戰亂,戰馬的質量也越來越差,到唐時還有相當出色的精騎,到了大魏,已經組不起五萬人以上的騎兵,而且戰馬主要靠購買,河套養馬地和北方牧馬地都被異族所得,他們的戰馬也多半矮小低劣,根本不能和好的戰馬相比。
歐洲人和天方人都有相當多種類的戰馬,幕府也是大批量的不斷的購買,兩年多來,除去原本的五千余匹戰馬遷移大半至蝦夷牧場外,又陸續買入了三萬多匹馬,已經構成了近四萬匹的優良的戰馬種群。
這些馬都在陸續交、配生育,也陸續生下馬駒,現在在陳道堅眼前就是大片的馬廄區,很多母馬都開始在冬季生產,到處都有一股腥氣彌漫,但陳道堅這個儒學子弟出身的官員卻毫不介意,甚至有欣然之感。
大量的獸醫和雜役人員在馬廄中穿梭忙碌著,也無人來迎接這些高官大員,這也是幕府的規矩,只要手頭有事,就不要拘泥于禮節,要是哪個官員不開眼用繁文縟節來麻煩底下的辦事人員,被廉政司的人發覺了,雖然不是貪污受賄這樣的違法之事,也會被弄的相當狼狽。
陳道堅看的相當仔細,馬廄搭造的相當堅實,范圍極廣,并且做了相當出色的防雪防風的措施,生火給馬取暖就不必了,人類能忍受的嚴寒,戰馬的適應力應該更好才是。不過每處馬廄都搭造的很好,內里鋪設著層層疊疊的草束,不僅供戰馬嚼吃,也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很多新生的小馬駒就是滾落到草束中,然后由獸醫處理,擦抹血污,取暖,幫著站起來,接著去吸食第一口馬乳。
“我給殿下打過保票?!标惖缊詽M意的道:“五年之后,提供超過五萬匹優質的戰馬,十年之后,二十萬匹可以保證,三十年內,蝦夷地馬群超過百萬!”
張伯甫已經從一等吏升為蝦夷群牧司下的正式官員,穿著藍袍,此時也是意氣風發的道:“大人,只要做成這一件事,也足夠名垂千古了。加上平倭之功,大人將來在史書上必定有厚重的一筆?!?
“將來是將來,現在還是將手頭的事做好?!标惖缊詾⑷灰恍Γ^續前行,哪怕是積雪過膝,他也是要將整個方圓數百里的牧場都轉一圈,春夏秋冬,每季均是如此。
戰馬的放牧,并不是說將馬群族往牧場一丟就不管了,就算是北虜也要做很多事,驅使戰馬奔跑,打造更換蹄鐵,給馬治病,喂養各種配料的精制馬料,根據種群和馬的特性安排配種,對小馬駒的編號訓養,還有成年馬的訓練,戰馬如果不訓練,哪怕是長成了再高大健壯的馬也是野性難馴,軍中難用就不算合格的戰馬,這些事情都相當的瑣碎,甚至是困難。
別的不說,眼前這大型牧場,除了原本的平原草從區外,還有很多灌木區,林地區,都是被燒荒砍伐清理了,另外拉起邊界,蓋馬廄房舍……這些事動員的人力超過十萬人,時間超過兩個月,光是府軍就過來六萬余人,幕府高層流傳的笑話就是,陳道堅主持征倭,用不到五萬陸師,結果蓋個牧場馬廄,動員的府軍數量居然超過了戰事所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达尔|
石首市|
云安县|
新邵县|
长白|
鄂温|
正宁县|
北流市|
贞丰县|
清新县|
集安市|
盐亭县|
金坛市|
固始县|
瓦房店市|
安宁市|
六枝特区|
资溪县|
即墨市|
礼泉县|
西峡县|
长宁县|
磴口县|
阳城县|
平度市|
汨罗市|
唐海县|
青龙|
宝应县|
勐海县|
伊金霍洛旗|
金阳县|
沂南县|
班玛县|
涡阳县|
辽中县|
龙游县|
阿瓦提县|
句容市|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