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大魏王侯》


    第(3/3)頁

    “看看再說?!?

    何綱的身份已經是不折不扣的重臣,以禮部侍郎兼任進奏院使,再上一步就是某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距離兩府也相差不遠,他當然不可能毫無保留的夸贊某人。

    看在老相國的面子上,對徐子先已經算是有先入為主的好感了。

    但越看下去,何綱的面色就越是凝重。

    徐子先的論述,先聲奪人。

    在徐子先看來,馬政敗壞,魏軍缺馬,并不是說一定不能養馬,也不是缺乏養馬地,而是首先朝廷沒有決心和信心,其次是在用人制度之上出了問題,再次才是環境因素,然后又有費用,場地,人員等諸多方面的考量。

    以唐朝馬政為例,唐初時也是嚴重缺乏騎兵,后太宗年間搜羅隋人遺留戰馬才三千匹,加上俘獲的突厥戰馬兩千匹,以五千匹馬為基數,在隴右放牧馬群,以太仆卿張萬歲主持馬政,其后二十年沒有易換馬政主官,結果到了太宗晚年,有司上奏,隴右馬監已經養馬七十萬匹,凡有戰事皆挑選精壯戰馬從征,實在迫不得已才會挑選中馬。

    大唐因為馬政成功,也是養育出了極為精銳的騎兵,開辟出遠邁秦漢的龐大國土。

    這便是唐太宗的決心,本朝建立之初也是設諸監養馬,但由于官制龐大冗雜,算是此前五代遺風,職,官,差遣分開,太祖盡量改之,但還是有很多麻煩,官員隊伍龐大,又以京師為重心,以中御外,養馬的官員時常更換調動,沒有形成常制,結果在宣宗時調查諸馬監,饒州養馬五百六十二匹,倒斃三百十有五,其余瘦弱不堪驅騎,養成的馬駒只有二十七匹。

    為了養成這二十七匹馬駒,種、馬死了一半,剩下的疲病瘦弱,只出了二十七匹馬。

    徐子先認為,這就是朝廷決心不大,制度紊亂,諸監不得人,否則斷不至如此。

    而養馬耗費,也多半是建立在官員不用心,浪費,甚至貪污之下的高成本,一匹馬的成本在大魏是等于養十五個禁軍,確實是高的不象話,正常來說,就全部以精糧來喂養戰馬,也最多是五個禁軍的軍餉成本就足夠了。

    而大魏馬政,還是希圖以牧草喂馬,不舍得用精糧豆料,這當然是戰馬疲瘦的原因所在。

    另外保馬法下,以農家圈養戰馬,也是胡來。

    戰馬俱是強壯的公馬,需要定期的放牧奔馳,這樣才能培養出馬的烈性和膽量,才可供在戰場驅馳奔跑。

    圈養的馬,又舍不得下精料,養出來的馬當然是瘦弱膽怯,拉車都嫌矮小瘦弱,怎么可能夠格當戰馬?

    一則選用得人,二來要有大片的空地供馬驅馳,三來以精料喂伺,四來要選精良的馬種來配種,加以時間,大魏如初唐那般培養出七十萬匹規模的大型牧場,也并非沒有可能。

    何綱看到最后,嘆道:“徐子先的文字,還是如福州那篇小品文那樣,冰冷精準,不事奢華,但求準確……看起來的感覺還真是怪異?!?

    徐子先當然不會將精神用在文字雕琢上,又有后世的行文習慣,所以上書言事,就是以事論事,他的札子中列出了大量的數據來支撐自己的論據,比起那些動輒上奏萬言,言必稱孔孟先圣,引章據典的酸丁腐儒,徐子先的奏疏,可讀性是相差一些,詞氣也很平和,但越是這樣的平和之下,羅列出來的事實論據就越是能打動人心,給人一種如山凌迫,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何綱有幸成為第一批讀者之一,這時才明白,蘇頌賢等人對徐子先策問的嘲諷是有多么愚蠢,事后必將成朝野間的笑話,一個叫蘇頌賢等人笑不出來的笑話。

    “這才是真奏議?!痹谶M奏院多年,何綱不知道看過多少荒唐的奏疏,而眼前這篇論本朝馬政札子的文章,在他看來,才是真奏疏,大文章。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乌兰浩特市| 阿鲁科尔沁旗| 通州区| 秦安县| 江永县| 鞍山市| 雷山县| 阿城市| 南江县| 扎鲁特旗| 巴彦淖尔市| 蒙自县| 七台河市| 周至县| 萝北县| 肇庆市| 冀州市| 砀山县| 来凤县| 吐鲁番市| 哈尔滨市| 江都市| 上饶市| 宁南县| 西吉县| 金塔县| 库伦旗| 哈尔滨市| 永和县| 沿河| 柳林县| 精河县| 马尔康县| 济源市| 饶河县| 牟定县| 远安县| 台前县| 白城市|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