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碼頭-《大魏王侯》
第(1/3)頁
“在這里建碼頭,因為江灘極大,船只以前是靠在灘上,然后靠力夫們把貨物搬抬上岸,這檔耗時費力,所以還是有不少船直放福州港,從那里還得回頭走,其實也不經濟,還不如從咱們這里上岸,就是因為江灘靠近不易,所以大船不走這邊。”
傅謙和孔和兩人已經回來十余天,每天最要緊的工作是搭建單腳踏坊機,同時開始召集官莊農婦,按徐子先的方案,抵力役若干天,然后按價收紡絲,如果一個農婦一天踏坊機五個時辰,一個月賺兩貫錢是很穩當的。
一天除了家務和伺候老人孩童,還得工作十小時才賺兩貫,等于后世人民幣六百元不到,當然很辛苦,收入也低。
可這時大魏,一戶普通的農家,一年也未必能攢下多少錢,正常的年景,兩個健壯男婦加上兩個老人,一個或兩個未成丁男子,種三十畝地,一家人沒病沒災,沒任何意外,這樣才能攢下六貫錢左右。
如果男子在農閑時出外攬工,順利的年景可以攢下來十來貫錢。
但這是最順利的情形,人生總會有種種意外的損耗和突如其來的開銷。頭疼腦熱不可避免,大人和小孩衣袍不可能幾年不做一身,被褥,鹽,鐵器,這些涉及到棉,鹽,鐵的開銷必不可免,又相當昂貴。
鹽鐵專賣的特點就是一個“貴”字,私鹽才十幾文一斤,還是私鹽販子冒著砍頭的風險的賣價。而官鹽最差的也得五六十文一斤,還是摻雜了碎石子的爛貨。
這當然不公平也不合理,也是百姓們繼各種苛捐雜稅后無形中又被官府坑了一道,可是只要能活下去,總歸還是能夠忍受。
徐子先的坊機是無償發下去給各戶使用,只要按規定交上紡絲,算一算還有月入兩貫的賺頭,十個小時算什么?這一點來說徐子先還是有穿越客的通病,喜歡用后世的思維方式來衡量這個世界的人。
據李儀和孔和等人的估計,很多人家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的時間,肯定是全家上陣,紡機不停,甚至很多男子都不會離家去打散工了,因為在家里與妻子合作坊棉紗的收入,算起來比打短工還要合算的多。
要是這樣的話,徐子先的估算還是太保守,估計農戶們能賺到三貫,而侯府也能在每架坊機上賺三貫錢以上。
坊機在逐戶發放,速度并不快,這東西相當的嬌貴,運輸途中也有一些損耗,還好傅謙能夠拆解修補,而且也帶了不少零件回來,一家家的教會保養和使用,然后才簽定契約,叫那些歡天喜地的農戶把紡機領回去。
徐子先則拉著傅謙等人在江邊籌劃建一個碼頭,如果成功了,這邊的客流量最少也是倍增,增加客流量的同時,也意味著收入的成倍增加。
有可以確定的好處,李儀等人對修筑碼頭從懷疑到接受,并且鼎力支持。
在傅謙的籌劃下,要節省時間,人力,就得把停靠船只的棧橋修到半江心的水面里頭去,否則的話換湯不換藥,修成碼頭也沒有太大意義。
“這得多少人力?”李儀緊皺眉頭,感覺世子的腳步邁的太大了一些。
徐子先沒有急著回應,而是拍拍衣袍下擺,站起身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凤山市|
南投市|
全南县|
兴海县|
临桂县|
烟台市|
汉阴县|
常熟市|
兰州市|
阜南县|
施秉县|
安远县|
顺义区|
屯门区|
鄢陵县|
沙坪坝区|
永康市|
博爱县|
闽侯县|
江山市|
漾濞|
华池县|
平江县|
松溪县|
左贡县|
武定县|
大丰市|
祥云县|
玛曲县|
苍南县|
遵义市|
钟山县|
西平县|
休宁县|
栾川县|
竹溪县|
波密县|
左云县|
犍为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