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時,她明明親眼看到父親的遺體放入棺材,被鐵釘釘牢了,難道父親后來又從棺材里復活了? 他既然知道自己在容家生活,那為什么六年來,他從來不來看自己,不看自己一眼? 爸爸到底有什么苦衷? 到底有什么拋棄她的特殊理由? 溫陽仔仔細細的把七張紙包好,放入包里, 從這幾張紙里留下的字來看,父親有一本日記本,或者說記事本,多年才會記上一回。 這些字里一共記錄了兩個人,五件事。 兩個人是爸爸愛的那個女人,就是她的生母,還有溫陽。 五件事的第一件,父親提到68年的德國之行,容許之前也提到過,容許說當時容山河跟父親一起去執行任務,但是父親記錄的卻是幸福和永恒。 這兩個詞大多用在感情上,當兩個詞同時出現,不是永遠而是永恒,那就說明爸爸的期許很大,而那個女人可能當時跟他在一起。 溫陽腦海出現一個大膽的假設,莫不是父親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邂逅了自己的生母? 也就是在德國那一次? 德國是他們相遇相識的國度,所以父親才會特意寫進記事本,還用了永恒這個許諾專用詞? 第二件事,69年他們之間出現誤會,父親可能沒法解釋,只能在記事本上郁郁寫下我愛你這三個字。 第三件事,70年父親寫下泰戈爾的名詩: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還有一句不完整的句子,你是我心中的.....,結合來看,父親和生母的感情應該是熱戀期,而父親有些憂郁的擔憂。 從前面詩句來看,父親擔心的可能是死亡... 那么當時他肯定處在一個特別危險的時期,很有可能在執行一向危及生命的任務,一邊是任務,一邊是戀人,他擔心自己無法生還,所以才會寫下死若秋葉之靜美這樣憂郁的句子。 第四件事,出現在73年,從他寫下的任務,立功...娶你...等我回來...不要屈服,愛...這幾個字來看,父親執行任務時,在擔憂他們的愛情,他希望生母能等他回去,又提到不要屈服,那么也就是說生母那邊受到了強烈壓迫,有可能來自她的家庭或者領導,因為不確定生母的身份,溫陽只能猜個大概。 從立功這里來看,有可能是父親出任務想要立功,得到功勛和嘉獎之后,準備娶生母,父親后來立功了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