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丕率先言道:“這些人見我軍勢寡,便趨炎附勢,背主求榮,后患無窮。正所謂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二哥,小弟以為不然。” “你二哥說的沒錯呀。” “父親,兒子以為父親不是季孫,也就不必擔心蕭墻之亂,這些人會投靠袁紹,那是因為袁軍眾,我軍寡,他們審時度勢,趨利避害,自然會留其后路,就像許多世家效命主公,不也是分而投之,規避風險嘛。” “四弟,內通外敵豈可與擇主而仕同日而語?” “良禽擇木而棲本是人之常情,現如今父親平定河北,氣吞中原,放眼四海豪杰有誰能比肩啊?他們肯定會明白局勢,會對父親忠誠的。” “父親的敵人還有西涼馬騰、蜀地劉璋、荊州劉表、劉備、江東孫權,他日必有一戰,怎么能用這些首鼠兩端的小人呢?孔子尚不贊同以德報怨……” 曹操揮了揮手,示意暫且停下。 “不言君,你怎么看?” 正一臉淡然的看戲的王李聽到曹操的招呼愣了愣神。 問人當問心,那么此時曹操的心里在想什么呢?是贊同曹植,還是贊同曹丕?王李想不出來。 “如果不知道一個人心里想要什么答案,那怎么回答才是好的呢……” 見王李思索許久遲遲沒有出聲,曹操道:“不言君,可有什么顧忌?” “主公可還記得當日在皇宮之內,主公問我如何看待司馬防一事?” “自然記得,君言:問人當問心……哈哈哈……你倒是油滑,請君猜猜孤此時是何意?” “我想若是沖兒在這,想必會言:父親隨意讓人品評建議的東西,想必父親心里已經沒了王李多少重視。” 聽到這,眾人神色一凜,問人當問心,此時此刻,經由王李的道破,眾人都明白了曹操的心意。 只是與眾人的恍悟不同,曹操將棗子放入嘴中的動作隱隱有些呆滯。 聽到王李的話語,曹操忽然想起了郭嘉的臨終之言:若是王李挑動子桓他們內斗,爭權奪勢,只怕有王莽偷天之志,還請主公殺之。 “本是子桓子建的考驗,他居然把沖兒也拉了進來,奉孝所憂難道……這人心鬼蜮,實在是深不可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