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一會兒就更改: ************************* 紐約,聯邦調查局。 “從半年前,美國、俄羅斯、日本、英國、法國、烏克蘭、車臣、意大利等,一共25個國家或地區的安全機構得到警報,這些警報包括音頻、視頻和直接的人名,從而避免了近百起大大小小的恐怖事件。在這些警報過程中,也有一些警報錯過了時限,但也為事后的偵破提供了線索。在這些警報當中,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由一個聲音發出來的……”主持會議的一名FBI官員說道。 “弗爾迪探員,你的意思是說,這是由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提供的線索?”作為FBI紐約地區的得力干將,卡羅琳也列席了這次會議。 雖然是聽說過預警事件,可她和搭檔一直跟著斷罪薔薇這一系列案件,所以不是很了解。 “可以這么說。因為我們不知道這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組織。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系列的預警,是通過一個嚴密而龐大的監控網絡完成的。 大家都知道,各國政府對于因特網和通訊網絡都有監控行為,但由于立法方面的問題,政府監控是有針對性的。而且即便立法通過全面監控,處理這些龐大的信息也是很困難的工作。如果我們的預測是真的,那就是說有人已經將這項工作做在了前面。 你是卡羅琳探員吧?” 那個弗爾迪看向卡羅琳,后者點了點頭。 “據我所知,你這半年來一直在跟蹤斷罪薔薇這個人?”弗爾迪問道。 “是的……你是說二者之間有聯系?”卡羅琳的思維還是很活躍的,立即想到了這一點。 弗爾迪點點頭,“我研究過斷罪薔薇的所有案卷,這跟那些預警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首先是出現時間,幾乎都在半年前,其次可以看出,那些直接向政府預警的恐怖活動,很少有直接涉及到金錢交易;而斷罪薔薇所涉及的案件,都涉及到大宗金錢交易。 除此之外,在將近25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地方警局,都授受了不下千次預警……注意,我說的是預警,就是這些罪案還沒有發生。但是,大部分預警都因為沒有發生或者沒有充分證據,而被不了了之,而經最后統計,其中絕大部分預警都成為了現實,這讓當地警局一度以為是有預謀的犯罪手段,但經過我們調查之后,這種可能基本不存在。 就在明天,在紐約彌爾頓大街,一名消防隊員試圖用自制炸彈謀殺妻子,被人舉報之后,我們搜查到了爆炸物,并且采集到了案犯的指紋和音頻證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