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時候,蘭兒的房門緊閉,意思是要給新郎點顏色看,這媳婦可不是好娶的。 方羽有些看懂了。這在現代,也有這么相似的一出。誰知,孫思邈故意干咳兩聲:“催妝詩一首,門兒方可開。” 何老六頓時犯難了。雖說也識得幾個字,自己曾經也是個秀才,可那都是十分遙遠的事情了。如今為了生計,早已經將書本拋之腦后,這要作詩,難煞我也。 孫思邈哈哈大笑:“可由旁人代勞。若旁人也做不出,新娘子便不能隨你去。” 這下,何老六急得團團轉,卻又無計可施。只得求助于方羽。 方羽聽得云里霧里:“什么玩意?啥叫催妝詩?” “四爺,做得催妝詩,方可迎新娘。” 方羽拍拍腦袋,若有所悟的點著頭。這個催妝詩,仿佛看見過這樣的字眼。別急別急,想想,想想…… 語嫣一旁偷著樂,這下,總算把你難住了,你這個偷詩賊。 “有了!”突然,方羽哈哈大笑,“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里一枝開。” “好詩!”孫思邈開懷大笑,遂將門打開。 方羽暗暗松了口氣,他娘的,好險。這是唐代賈島的一首詩,不過好在此刻人家還未出生呢,也便是我的杰作了。哈哈!方羽忍不住大笑。 “相公笑甚?” “有趣,實在有趣!” 何老六順利的接到新娘子后,待新娘子上車時,擋上膝蓋,搭上蓋頭。 新娘子上車后,新郎騎馬圍著車繞三圈,然后從偏門出,在附近的小路上走了一圈,最后由正門返回道家中。 到達了家門口,跨火盆后,由布袋置于地上,新娘從布袋上走過。走過的布袋再移到前邊,一個一個傳遞,取“袋”“代”諧音,傳宗接代,傳代之意。 哦,原來還有這玩意。方羽饒有興致的往下看。 然后,新娘子先拜灶臺,以示將來成為操持家務的好手。孫思邈、方羽攙扶著語嫣則從側門出,然后再從正門入,為的是踩新娘子的腳印,以沾喜運。 擦!這個倒是新鮮!可讓兩人看不懂的,馬上又來了。 只見蘭兒以扇遮臉,何老六欲一睹真容,只聽孫思邈大笑道:“欲卻扇,需作詩一首。” 有了剛才方羽做的催妝詩,這次,何老六想也沒多想,直接將目光投向了他。 方羽又是搖頭,又是擺手,剛才的催妝詩,想破了腦袋才偶然想出來的,這會兒又是什么卻扇詩!這唐朝究竟是結婚呢還是吟詩派對? “求四爺,幫忙幫到底!” “不不不,你自個兒慢慢想……”其實,他是想不出來了。 “懇請四爺救我于水火!” 方羽一邊擺手,一邊搖頭,這尼瑪的,實在想不出了啊。 孫思邈大笑:“若做不得卻扇詩,怕是今晚難過此關!” 語嫣抿嘴直笑:“相公,你就幫幫老何吧。你看他著急的那樣兒。” “你當我是百科全書啊?”方羽搖搖頭,“娘子,真的想不出了。” 見方羽皺眉苦臉的樣子,語嫣知道他所言非虛,也確實難為他了。不由得,她心疼的剝了一顆桂圓,塞進他的嘴巴里:“相公莫要傷腦,盡力就好。” 方羽一直在苦苦思索,并未留意她給自己吃的什么,用力一嚼,“嘎嘣”,裂開了,不由驚問:“什么東西?” “在相公嘴里放了一顆桂圓。” 這一句話,突然讓方羽眼前一亮。他猛地一拍大腿,大笑三聲:“卻扇詩有了!” 何老六喜上眉梢:“四爺快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