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陳情疏-《明末好國舅》
第(1/3)頁
南北兵之爭,在援朝之役里,也是明廷黨爭中,能夠讓功勛卓著楊鎬撤職的主要因素。
畢竟,若無浙江游擊陳寅等將領向袁應泰進讒言,內外結合,給了丁應泰彈劾楊鎬的理由,否則,任丁應泰再如何作為,沒有致命的理由,也彈劾不了楊鎬的。
這種事情的發生,原因便是南兵和北兵爭功所致?
楊鎬是河南人,他本是明朝北方地主集團中的成員,對于軍隊,自然在地域上更與北方軍隊親近。
在加上楊鎬早年立的軍功,便是和北兵一起,故而對于北方將領李如梅等人,楊鎬必然更為親近,在論功方面,肯定有所偏袒。
如此,對于南方將領,楊鎬自然有一定程度的疏遠,這一點,即使是事后為楊鎬求情的浙兵大將吳惟忠等人,與楊鎬的親近程度也不如北方將領。
這樣自然引起南兵的不滿,而楊鎬在朝鮮之役里,被陳寅等南方將領彈劾的“鳴金而退”之事,便是南方將領不滿楊鎬的最好的證明。
事實上,在朝鮮史料里,蔚山之戰里,陳寅率兵沖入敵陣,斬首數百,連攻下兩寨,將攻下第三寨時,楊鎬見左協副總兵李如梅部隊未到,恐陳寅獨占戰功,忽鳴金收兵,致功不成的這件事情,卻是有另一番記載。
那就是陳寅不是因為楊鎬鳴金收兵才退兵的,而是他攻了兩寨后,自己負傷,麾下兵馬也損失嚴重,主動退兵的,而楊鎬也是看出內城島山城難攻,這才改變戰略,鳴金收兵,使用圍城戰術的。
不過,主將楊鎬尚未命令收兵,陳寅等人卻帶領攻寨兵馬退兵,自然要得楊鎬懲處。
正是因此,再加上平日里楊鎬對于南方將領,確實不如北方將領友好,種種原因,致使陳寅等人向丁應泰進讒言,為的就是把楊鎬這個偏向北方軍隊的指揮官撤職,以達到他們報復的目的。
有明一代,地域之爭,可謂是貫穿整個朝代,到了中后期,愈演愈烈,這一點無論是文化人還是軍隊,都是如此。
甚至于,不只是南北之分,相鄰的省,也是爭斗不已,黨爭便是最明顯的記憶。
即便在朝鮮戰場上,也能看到地域之爭的深厚的影響力。
正是明廷之中,首輔趙志皋和次輔張位的權利角逐,主戰派和主和派的政治斗爭,南兵和北兵的爭斗,三方結合,這才促使了楊鎬被彈劾的事情,大到明廷要立即換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的程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张家口市|
朝阳县|
札达县|
丰都县|
杭州市|
涞水县|
本溪|
三台县|
思南县|
安塞县|
慈利县|
石林|
荔浦县|
巴楚县|
普宁市|
文昌市|
应城市|
焉耆|
伊春市|
金湖县|
伊川县|
邵武市|
法库县|
青浦区|
葵青区|
陇川县|
巴马|
高清|
内黄县|
通辽市|
嵊泗县|
山丹县|
太仓市|
阿勒泰市|
南城县|
赤峰市|
东丰县|
拉萨市|
剑河县|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