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華夏,林城龍場鎮。 這里便是王陽明悟道的地方,王陽明在正德元年被貶到了此地,艱難環境之下使得他對于大道又有了新的感悟。某天夜間王陽明忽然頓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的道理,一下完成了陽明心學的最后一塊拼圖。 史稱龍場悟道。 王庸此刻就正走在龍場悟道的舊址之上,仔細感受著這里的一草一木。 離開了彌生出居之后,王庸就沒有在東洋逗留,而是直接返回了華夏。 畢竟王庸此行差不多將東洋神道攪了個天翻地覆,但凡有些本領的陰陽師、神官都死在了王庸手里,剩下的大貓小貓兩三只,已經不成氣候。 這種打擊哪怕是當初美軍廢除國家神道,都未曾如此慘重。 王庸自成為東洋武道界公敵之后,又再次成為神道界公敵。還呆在東洋,只怕會引來源源不斷的各種麻煩。 再加上王庸還有重要事情處理,就當即離開了東洋。 彌生出居跟鄭家勾結的小冊子,王庸已經交給了軍師。 這是龍王一直想要尋找的東西,有了這個東西,龍王只要稍加聯絡幾個人,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扳倒鄭家。 鄭家現在已經外強中干,不足為慮。 而作完這些,王庸馬不停蹄就來到了龍場。 在識海世界的那場夢境里,王庸感覺有什么東西沒有抓住,必須找個地方徹底想清楚。 王庸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這個曾經王陽明悟道的圣地。 如今的龍場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個文化園,往來旅游的人不少,絡繹不絕在園里穿梭來去。 王庸信步走在文化園的廣場上,廣場建的頗為大氣,最為引人矚目的則是八根巨大的石制方柱。 每一根方柱都聳立入云,上面分別刻著不同的字樣。 “浙中王門” “南中王門” “北方王門” “泰州學案” “黔中王門” “江右王門” “楚中王門” “粵閩王門” 這八門,便是繼承了王陽明心學的八個學門。八根方柱恍惚散發著氤氳文氣,讓人心生敬畏。 再往前,是一汪泉水。 泉水前方矗立著王陽明雕像,腳下兩塊石頭上刻著“心即理”、“致良知”六個字。 看到泉水王庸忍不住一陣恍惚,這泉水似乎跟月下學宮的泮水之池有些相像。 唯一不同的就是泮水之池里面存放著一大塊妖晶,流出的水都是紅色的。而這里卻是真真正正的泉水,并無什么奇特之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