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 造船-《七海揚明》
第(1/3)頁
李明勛吐掉嘴里的茶水,說:“我倒是聽說沈大人是個盡忠職守的好官,如今還很受器重呢?!?
那老頭說:“好官?好官就不會干壞事兒了?看幾位的打扮,應該是海客兒吧,應該知道,沈廷揚上書朝廷倡導海運漕糧軍糧的事兒吧?!?
李明勛略略點頭,說:“自然是知道的,但這對你們來說應該是好事吧,若是朝廷真的著重海運,不僅減少損耗,補充國用,你們江陰造船行當,也能大發一筆利市呢?!?
“發的屁利市,能不餓死就是祖宗積德了?!辟I了燒餅回來的漢子把燒餅放在桌子上,憤恨的說道。
見李明勛不解,那漢子說:“你看看我,沈廷揚上書之前,我在旅洋船坊做活,每月不僅吃飽,還能攢些銀錢,若非他沈廷揚,我現在都娶媳婦了,可是他上了一道折子,賺了好名聲,這沿江沿河的船坊都是破敗了,如今吃老本,莫要說媳婦,能不能過這年都不知道呢。”
李明勛越發的不理解,問:“怎么會這樣?”
漢子道:“海運得要船吧,南京那幾個官營船廠早就沒落了,平日的修造都完不成,哪里有能耐造新船,若是真的搞海運,多半是各私營船廠造船,各船廠分攤,小廠三五條,大廠十幾條,朝廷的活計,向來是給錢少,要的急,莫要說賺錢,能不賠本就是祖宗顯靈了,這不,一聽說朝廷可能造船,各船坊都在拆船臺、填船塢解散伙計,生怕多分船。而那些買船定船的,知道一時半會也拿不到船,給了定金的自認倒霉,沒給的另尋他處,好好的江陰造船,四五千人的行當,就這么破敗了。”
李明勛忍不住同情起這些船坊來,雖說這怪不得沈廷揚,應該怪罪的是朝廷,但是幾百年了都是如此,人們只好找能找到的人撒氣。
“那些船坊的東家呢?”阿海問道。
漢子說道:“嘿嘿,有錢的去打點衙門去了,沒錢的跑了、藏了,最苦的是我們這些匠人、伙計,沒有船坊就沒了營生,日子都不知道咋過?!?
“這位兄弟如何稱呼,以前在船坊做什么行當?”李明勛問道。
那漢子不知李明勛何意,尚在猶疑,老頭忽然抓起自己兒子的手,露出粗糙的手掌和碩大的指關節,說道:“俺兒子是木作坊的老把式了,各類船材都處置的了,聽你們有廣東口音,莫非是廣東來招募匠作的?招他吧,他肯定能行!”
李明勛呵呵一笑,問:“我要是廣東的,你也肯跟著去?去的遠了,總不如本鄉本土的好吧?!?
老頭說道:“啥本鄉本土,啥異域外鄉的,能活著就不錯了,幾位貴客可能不知道,附近許多人沒了生計,都去了船上當水手,好多死外面了?!?
“有些膽子大的還去舟山做了海盜呢,我們村里......?!蹦菨h子嘟囔道,卻被其父一腳踹在屁股上,才知道自己說了不該說的。
“可惜了,我們不是來招募船工的,我們是來買船的。”李明勛微笑說道。
實際上,李明勛一直想在臺灣發展自己的造船業,終極目標是造出虎鯊號這類軍艦來,但他也知道,這種事急不得,得慢慢來,至少就算把江陰所有船匠都弄去,他們也不懂得制造蓋倫船的法式,畢竟那是一種與大明各類船只完全不同的戰艦。
當然,他還是想招募一些匠人,但他更迫切的需要海船把訂購的棉布、瓷器、糧食運回去,兩萬石糧食,可不是一艘涌金號可以運走的。
在心里,李明勛已經想好,先造船,攏住一批人,再想辦法弄到臺灣去。
然而,李明勛這話卻是讓茶棚的父子無比失望,阿海卻是笑了,說:“兩位這茶棚也是第一次開吧。”
“你這話什么意思?瞧不起我爺倆?”漢子當即怒色滿面。
阿海笑了笑:“一看你們就不會做買賣,我師傅可是要買船,哪怕只買一艘,也是幾百兩銀子的買賣,若是你能找到一個船坊東主,把這買賣介紹給他,怎么著也能落得三五兩的草鞋錢吧。”
那漢子忽然一愣,繼而咧嘴笑了:“你這話說的甚是,我便知道我家東主爺家在哪里,這邊去找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弋阳县|
康乐县|
邵东县|
白城市|
鄂州市|
揭阳市|
始兴县|
建始县|
若尔盖县|
堆龙德庆县|
嘉荫县|
嵊泗县|
瓮安县|
眉山市|
山阴县|
西畴县|
慈利县|
上犹县|
介休市|
潮安县|
澳门|
原平市|
潼关县|
山东|
西昌市|
望江县|
孝昌县|
嘉义县|
建阳市|
科技|
尚志市|
沾益县|
渭源县|
彩票|
河东区|
松江区|
龙陵县|
深泽县|
康定县|
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