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慧空二僧走后,圓測重新回到了神秀的禪院之內(nèi),就見神秀背對著門,落寞地站在一株梧桐樹下。 圓測并未開口,只是默默等待。 良久,神秀不無蕭瑟做偈道:“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舍父逃走。” 好偈! 圓測忍不住在心里為神秀喝了聲彩! 不愧是禪宗號稱懸解圓照第一的妙僧神秀,僅憑此偈,就足以證明其佛法之高深,絕不在其師弘忍之下。 此偈的典故出自《法華經(jīng)》,說有一位富翁出遠(yuǎn)門,把獨(dú)子留在家鄉(xiāng),后來家產(chǎn)旁落,孩子變成乞丐。父親在另一個城市又經(jīng)營了很大的產(chǎn)業(yè),兒子流落到該地,不明究里,登門乞討。父親很驚喜,準(zhǔn)備收留他,日后再相認(rèn)。但兒子認(rèn)不出父親,也不知他存的是什么心,疑懼之下,連夜逃走。 神秀這一偈若是不知其做偈時的環(huán)境和心境,那它的含義就十分高大上,可以理解為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都是佛的獨(dú)生子。佛要接近眾生,希望他成為佛的繼承者,眾生卻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也不相信自己跟佛有什么關(guān)系。 但要是結(jié)合神秀的現(xiàn)狀,這首偈的諷刺意味就十分明顯了。 這就是說慧能使用這樣的手段,是一種自我菲薄,自我糟蹋,無論他人如何扶助,他也永遠(yuǎn)無法立足。 到時候因?yàn)榛勰鼙旧淼牟蛔孕牛呐滤裥阈男貙拸V愿意饒過他,慧能恐怕也會滿心疑懼,“舍父逃走”。 舍父逃走,就是撇了你爸爸就跑,神秀頗具幽默感嘛…… 圓測有些莞爾,卻又感覺自己笑出來似乎不太禮貌,于是勸解道:“神秀師兄,諸行無常,寂滅為樂,外魔不除,何以禪定?” 意思是這世上所有事都變化無常,只有自身的修行恒久不變。但要是有外魔的存在,又怎么能靜心修行呢? 神秀苦笑,回過身來,道:“倒是讓師弟見笑了。只是我禪宗法統(tǒng),絕不容一介刳夫覬覦。” 說到此處,神秀面色堅(jiān)定起來:“也罷,李榮此人,誅我同門,此事必不能和其善了。哪怕他尊為國師,卻也不能不給我東山寺一個交代!地獄不空,誓不……” 說到這里,神秀突然住口不語,他突然想到這句圓測剛剛對他說過,繼而又想到圓測剛才勸他的那句“諸行無常”,自己之前也對圓測說過。 兩人對視一眼,沉默片刻,竟不約而同長吟佛號:“阿彌陀佛……” 再說慧空二位僧人,出了嵩山后,直奔洛陽而去。進(jìn)城之后,二人尋一僻靜處改頭換面,黑布蒙頭,悄然往國師府潛去。 此時天色已晚,國師府內(nèi),陸恒依舊沒有出關(guān)。 門外的王靈妃三人自是焦急萬分,卻又不敢破門而入,驚擾陸恒。 沙陀忠絕望嘆道:“老狄和尉遲大人身陷囹圄,國師又閉關(guān)不出,難道大唐的安危,就壓在我們?nèi)齻€人身上了嗎?” 水月諷刺道:“真以為自己是英雄了?你現(xiàn)在只是跑腿報(bào)信的郵差,但就連這么點(diǎn)小事都做不到。” 沙陀忠惱羞成怒,瞪著她道:“你能不能不要總是諷刺我?我怎么說也是你的救命恩人吧?” 水月“切”了一聲,轉(zhuǎn)頭對王靈妃道:“要不我們直接去找皇帝,告訴他有人想要暗害他,就連皇后也被施法蒙蔽。” “切!”沙陀忠總算抓到機(jī)會,嘲諷道:“你以為皇宮大內(nèi)是你家后院嗎?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水月不屑瞥了他一眼道:“對于有本事的人,就算是皇宮也能進(jìn)出自如;對于沒本事的人,就連報(bào)信這樣的小事都辦不好……” “你!”沙陀忠怒了,“好,我這就叫國師出關(guān)!國師!國師!你快出來啊!你再不出來,我大唐就完嗚……” 沙陀忠一喊,水月頓時面色大變,急忙上前一把捂住他的嘴低聲喝道:“你瘋了!惹怒了國師,他一根手指就能碾死你!” 沙陀忠哼了一聲道:“讓你瞧不起我!” “好好好,你厲害,你偉大,行了吧?”水月無奈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