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走出長白山,兩個人不在使用縮地成寸神通,而是慢慢行走。 為了方便行事,恒空一改往日休閑服的穿著,也換上了一身道袍。東北大地,人口是很稠密,卻遠不如中原大地人口稠密。走在山間,恒空有些猶豫:“其實道友一枚丹藥,就可以不讓悲劇發生,挽回魏居士一命。” 最終,魏把頭沒有得到洗髓祛病丹,這一點恒空一直疑惑不解,也有些惋惜。 “天下悲劇何其之多,而我輩修道,心隨道變,道隨心動。前一刻或許心懷天下,下一刻或許欲要冷眼觀看生死。這是心的變化,也是道的變化,是以心變是為機緣,而道變則是天意。貧道修煉我道,不懼承負,卻也需要應和自己的道心變化......” 站在一處山腳,張道然神情莫名:“剛剛見到魏把頭,貧道道心變化,賜其造化,讓其保命。而魏把頭拒絕了貧道的丹藥,心中有不信任,這份機緣隨著魏把頭的拒絕,已經中斷。而隨后,貧道為了適應道心變化,在沒有機緣的情況下,坐觀生死......” 恒空臉色肅然,修道者多變,特別是修道入道之后,隨時隨刻的感悟不同,道心變化不定。是以很多人認為修道者情緒不穩,性格乖張易變。 其實這是道心變化,適應所修之道。 這就是修道,前一刻悲天憫懷,胸懷天下,下一刻冷漠無情,坐觀世間變化,生生死死! “貧道認為,修道不僅僅是體悟道,也是在體悟自身。修道,其實就是在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感悟,修正自己對于道的理解,修正自己的所作所為......”張道然微微一笑:“只有不斷修正,才能心無瑕疵,心靈純凈。當然,這是貧道現階段對于道的理解,或許未來這種理解還是會被推翻,再有新的感悟。” “就如同道友,游歷世間數十年,見證無數生生死死,無數幸福禍患,一直冷眼旁觀,現如今道心變化,心有慈悲,開始悲天憫懷......” 張道然臉上笑容消失:“道有千萬種,道門與佛門不同。佛門一直講究慈悲為懷,或許真的做到了,或許沒有做到而在努力。佛門修心,道門修道。是以,佛門心境永恒,道門心境多有變化,所以佛門很少有走火入魔,而道門時有發生。不是貧道冷漠無情,一枚丹藥救人命,貧道道心波瀾生......” 道心不靜,如何修道? 恒空沉默,看著遠處風景,久久不語。 或許短短一秒鐘,或許過了一個小時,恒空雙手抱拳,深深一躬:“道友,可否賜予貧道一枚洗髓祛病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