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米嘉的父母就在大橋村養病,原來米嘉父親就是從大橋村招工到城里干活的,已經是好幾十年前事情。 米嘉父親的戶口早就已經遷出來了,后來生病,找了人又把戶口遷了回去,申請了宅基地,建了房在鄉下養病。 由此可見大橋村并不是有錢的村子,有錢的村子只能出不能進,絕不會讓人進來分薄村子的財產。 小坑村和大橋村原來是一個自然村,都在河邊耕田捕魚。解放后在河上搭了橋,有一部分人就搬到橋邊住,因為交通比較方便。 后來就分成了兩個村子,舊村還是叫做小坑村,橋邊的叫做大橋村。不過兩邊往來很頻繁,本來就是一個村子的。 米嘉去過幾次大橋村,有一次正好碰上小坑村有人辦喜事,開流水席,米嘉跟著父母一起去吃。 “我是大橋村出來的。”米嘉說。 “啊?”鐘大盛說,“你這個米是大橋村那個米啊?” 大橋村主要是三個姓,米是其中一個,一個姓的人拜一個祠堂,算是一家人。要不然的話,米嘉的父親也沒這么容易能落戶。 “我們是一個村子出來的,是自己人。”米嘉說。 “大哥!以后你就是我親大哥,我跟你混飯吃。”鐘大盛說,“我的技術真的可以的,上學的時候別人都混日子,我很專心鉆研技術。” “那你說自己出來干賺不到錢?”米嘉說。 “我太年輕,沒地方打廣告,只能上網發,沒什么人知道。”鐘大盛說,“人家都喜歡找三四十歲的老師傅。” “這樣啊。”米嘉說。 如果米嘉要找電工,當然要會找三四十歲得,這種剛畢業出來干活的誰知道技術好不好。萬一要是把家里的電器搞出毛病來怎么辦。 “其實那些老師傅只是干活時間長,技術不一定好,很多人都是敷衍了事。”鐘大盛說,“電工的活找我準沒錯。” “我們是自己人,都在龍津混生活,應該坦誠相待。”米嘉說。 “我的技術真的很好,不是假的,不信你考我,隨便什么題目都行,就算是高數都行。”鐘大盛把胸口拍得啪啪響。 “高數你都行?”米嘉這回真是大吃一驚。 “我們要學電子電路,里面有高數相關的內容。我的同學都作弊過去,我是認認真真考過去的,還是第一名。”鐘大盛說。 “這么厲害,你都能高數第一名了應該去上大學才對。”米嘉說,“普通的大學科目里面,最難的差不多就是高數了。” 鐘大盛很是慚愧,說:“雖然是第一名,其實只有40幾分,沒及格。” “沒及格也很不錯了……等會兒,你沒及格已經是第一名,其他人比你分數還低?那怎么通過的?”米嘉問。 “每人加四十分,過六十算及格。”鐘大盛說。 “也就是說考20算及格啊。”米嘉說。 “就這樣還有一半人要補考。”鐘大盛說。 其實米嘉想說的并不是高數,他的數學也不怎么好,“我們是自己人,有什么都坦白說。劉東和劉靜有沒有對你說過什么?” “說過!”鐘大盛說,“今天劉靜跟我們說公司賣給別人了,讓我們留下來探聽消息,有什么動靜及時跟他報告,他會給錢。” “那怎么沒人留下來通風報信?”米嘉問。 “誰知道他會不會給錢,能給多少,拿了這錢會不會有后遺癥。”鐘大盛說,“大家都是正經干活養家的,誰會為了這么點不確定的錢就留在一家前途未卜的公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