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暫時沒有。”米嘉說。 戰(zhàn)蘭把手提電腦放在客廳的桌面上,從飯廳拖了一張椅子過來,連接了米嘉的wifi,就開始干活了。米嘉也只好跟著干活,可是要干什么呢?打開電腦習慣性的看了QQ微信各大論壇,等醒悟過來已經過了大半個小時。這時候應該專心工作才對,先去找找資料吧。 “老板,我把名單初步列出來了,發(fā)到你的郵箱嗎?”戰(zhàn)蘭說。 “這么快?”米嘉嚇了一跳,拆遷區(qū)面積不小,里面大大小小應該有幾百棟樓,說不定上千棟,哪些有廣告牌哪些沒有,一下子根本弄不清楚。 至于廣告牌的業(yè)主是誰,實際控制人是誰,產權登記在誰的名下,那就更加難了,不到拆遷的最后一刻打上幾百場官司都不可能確定下來,這時候怎么能列表? 接收了郵件,點開一看,還真像模像樣。開頭就是一張拆遷區(qū)的地圖,每一棟有廣告牌的大樓都標識了出來。后面還有列表,每一個廣告牌位置在哪,大小方位,乃至于業(yè)主是誰。 “你從哪里找來的資料?”米嘉問。 “從很多地方找來的,工商局有一些,城管那里有一些,稅務哪里有一些,還有廣告公司也有,全部湊起來,應該能八九不離十,準確率應該在五成以上。”戰(zhàn)蘭說。 “廣告公司?”米嘉問。 “那些廣告牌都是廣告公司做的啊。”戰(zhàn)蘭說。 “龍津有多少廣告公司?起碼幾百家吧?”米嘉感嘆。 “沒有,不足一百家。”戰(zhàn)蘭說。 原來這么少的嗎?說起來也是。以前米嘉覺得天上有無數星星,龍津有無數家餐館飯店,這兩個印象都是錯的。天上如果有無數星星,夜晚星空應該明亮無比,因為不論你朝著哪里看,都會看到無數光源。 餐廳也一樣,龍津一共就那么幾百萬人口,就算每人開一家,那也就是幾百萬家餐廳,遠遠稱不上無數。龍津有可能家家開餐廳,人人當廚師嗎?當然不可能。如果說一百人里面有一家餐廳,那么全龍津應該有幾萬家餐廳。這個數字還是偏高,如果說一千個人里面有一個餐廳的話,那就是有幾千家,一天吃一家,十幾年就吃完了。 一個城市的資源是有限的,市場容量是有限的,各行各業(yè)能夠容納的崗位也是有限的。不過米嘉沒想到廣告公司才一百家不到。這里說的可不是那種高大上做電視電影互聯(lián)網廣告的廣告公司,而是打印傳單做廣告牌那種干粗活的接地氣廣告公司。 “原來這么少。”米嘉說。 “龍津又不是什么大城市。”戰(zhàn)蘭說。 “幾十家一家家問過去也難為你了。”米嘉說。 “不用啊,他們互相都認識的,只要找個人面廣的就可以把數據庫都調出來。”戰(zhàn)蘭說。 “還有數據庫?”米嘉問。 “人家靠這個吃飯的啊,誰承接了哪一個廣告牌,開價多少,用的什么紙什么油漆什么工人賺了多少,互相盯得可緊了。”戰(zhàn)蘭說。 “原來是這樣……你認識人嗎?”米嘉問。 “不認識,直接打電話過去,說我們有廣告牌想要找人做,轉幾下就找到人了。”戰(zhàn)蘭說。 “這么問人家就把所有資料都拿出來?”米嘉有些不信。 “我找到人,給了他三千塊,他就什么都說了。”戰(zhàn)蘭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