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元徽入冀-《再戰神探》
第(2/3)頁
前邊提過,契丹有一支孫萬榮派的騎軍偏師突破了武攸宜的防守,侵入河北腹地。之前在兩方主力鏖戰于遼西之時,這支契丹偏師建樹不小,攻入莫、瀛二州,還破了冀州州城信都,殺了刺史陸寶積。
后院起火,武攸宜不敢怠慢,調兵遣將,想要將那支契丹騎兵剿滅。可惜,契丹統軍將領何阿小、駱務整甚是狡猾,幾乎滑不留手,在冀、瀛洲、滄、莫等州進行流竄作戰。幾番交鋒,大周軍雖有些許斬獲,將之壓制下去,但一直未根除。
直到東峽石谷戰敗,這支契丹寇軍又冒頭了,再度肆掠于冀、瀛二州,破樂壽,攻饒陽......聲勢鬧得很大,周邊州縣,地方部隊難以應付來去如風的契丹騎兵,只能上請朝廷。
經過考慮,皇帝決定派還在“度蜜月”的元徽北上處理此事。如此決策,狄胖胖北上前的薦才是一方面,元郎君在后運作也是一方面。正好是冀州,不管是為公還是為私,元郎君都愿意走一遭。
當然,皇帝降的是密詔,讓元徽悄悄地北上,明面上,朝廷似乎并不是太在意活動于冀、瀛的那支契丹騎軍,仍以流寇相待。
女帝是相當聰明的,從東峽石谷之敗內外勾結的情況,立刻意識到冀州這邊的情況是有問題的。冀州地處河北道腹心,區區一支契丹偏師,竟能突破重重封鎖,如入無人之境,豈不怪哉。
而此前的幾次圍剿,朝廷軍馬幾次不得建功,反被搞得疲于奔命。就算敵騎機動能力強,也不至于此。再者,何、駱二人,可不是什么蓋世名將,何以屢屢“料敵于先機”。
顯然,冀州的局面,是簡單不起來了。出發前,女帝夜召元郎君入宮,稍加提點了一二。聰明的元郎君自然不會令女帝失望,心領神會讓武曌很滿意。
眼下,元郎君的官職是冀州都督兼河北道行軍副大總管。而元徽此番前往鹿城縣,除了此縣是他入冀的第一站之外,也是受了顧氏姐妹的指點。
對那雙姐妹花,元郎君心里雖然存著懷疑,卻也有暫時利用的打算。在冀州,就算有什么算計,他也不發虛,此番,元郎君的底氣很足。
不過,血靈姐妹的誠意似乎很足,出洛之時,能擺脫蛇靈眼線的跟監,她們還是起了些輔助作用的。
走河東,出太行,入河北。元郎君這一行,是自定州南部的鼓城東來的,兩地相隔并不遠。將至鹿城之時,時間還早,元徽心血來潮,打算往鄉野暗訪一番。
就他這一路所見,受變亂影響,民間雖未有大規模難民遷徙,卻已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遠一點的易、定尚可,冀州,緊張得有些過分,放眼望去,甚是凄清寂寥。
路過一座村落,靜得出奇,似無人煙,四周田間尚種有春苗,房舍也還算干整,畫面卻是出奇。
“這座村落好奇怪呀!”踩著短凳下車,走在村口松軟的土地上,小清望著元郎君疑惑道。顯然,小美人也發現了問題。
頓足一會兒,元郎君支使著烏玨與兩名屬下:“去村中看看,找人問問!”
大概是主角氣運加身,元郎君也遇到了幾名上呈民情的鄉民。村名辛集,從里邊找出了些老弱,尋其長者問話。
老頭顯然只是普通的鄉間小民,對元郎君這一行人很是畏懼,尤其盯著烏玨等人按在腰上的鋼刀,不由咽了咽唾沫。
元徽也不故意做什么親民行為,不過態度還算和善,指著村落問道:“長者可否與我說說,此地是什么情況,村民們都到哪兒去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县|
石柱|
密云县|
桂阳县|
柘荣县|
开原市|
贞丰县|
精河县|
阳山县|
余姚市|
石门县|
天柱县|
大洼县|
新河县|
乐昌市|
名山县|
克什克腾旗|
永靖县|
江山市|
周至县|
大名县|
伊吾县|
芜湖市|
上饶县|
泰和县|
无为县|
龙江县|
成安县|
泰州市|
辽源市|
嵊州市|
湘西|
梁河县|
邵阳县|
唐河县|
余江县|
连江县|
深泽县|
花莲县|
会同县|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