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新仇舊恨-《玉帛金鼎》
第(1/3)頁
站在湯山面前的,是一個三十多歲、濃妝艷抹的女人。他住到陳瑜生家之后,第一次上街便見過此女人。
那天,她不但主動打招呼,還叫破了湯山外號“小瘸子”。令他勃然大怒。
后來湯山想起來了,那女人確實來自他老家隔壁村。湯山還記得,隔壁那個村子很小,不到二十戶,似乎與自己村是同族,也姓湯。
因為那個村年輕人不多,年輕的女人更加沒幾個,所以,一個個數過來,湯山甚至記起了那女人的名字:湯小花。
那里的農村人沒文化,取名字既簡單又通俗,平常村巷里見到,喊的就是阿貓阿狗。有幸取個學名,男的不是小兵,就是小華;女的要么是小艷,要么是小花。
無論誰家生了小孩,四個名字輪換著取。到了后來,站在村前牛糞堆上,隨便選一名字喊那么一嗓子,嘩啦一聲沖到村口答應的,基本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
湯山自己算是個例外,但也不算太離譜,因為他小時候戶口薄上原本叫“湯小山”。
當年的“湯小山”變成現在的“湯山”,實際上頗費了一番周折。差不多可以寫成一個編外故事。
話說湯小山小學畢業后那年暑假,有一天頭腦發熱,拿著戶口薄跑到派出所改名字,民警問他改名的理由,他說:
“我現在長大了,不能老被人‘小山’、‘小山’的叫。”
民警倒是一愣,沒想到改名理由還能如此老氣橫秋,愣過之后笑道:
“那么改成‘湯大山’?”
湯小山搖搖頭:“這也太隨便了。關鍵是沒文化。”
那位年輕民警大概剛交上女朋友,心情相當好,耐著性子,繼續微笑問湯小山:
“文化人,依你應該改成什么呢?”
湯小山胸有成竹,但不說話,直接向民警遞了張紙條,上書三個字:湯肇山。這是他想了三天三夜,才想到的一個既復雜又有氣勢的名字。
辦事民警接過紙條一看,心中開始有點不滿,因為中間那個字他不認識,無法出聲讀出來,但仍保持著一定的耐心,在面前的電腦上敲敲打打。
既然中間的字不認識,意味著不能用拼音輸入法,只能用五筆,而那位民警大概業務不太熟練,在鍵盤了敲了老半天,愣是沒將那個字敲出來。
年輕民警敲遍了二十六個字母,終于耗盡了最后一點耐心,將戶口薄從窗口扔出來,向湯小山粗暴地嚷道:
“要改名字,到村里寫張申請,然后讓戶主帶上相關資料過來。你一小屁孩,在這里瞎搗什么亂?浪費我的時間。”
直到此刻,民警才想起湯小山的改名要求不合民政辦事程序。
湯小山灰溜溜地走了。這一次改名壯舉,以失敗告終。
回家的路上,湯小山越想越不死心,快進村時,坐到路邊,掏出鋼筆,在戶口薄上將中間那個“小”字,濃墨重彩地涂成了一個“肇”字。
幾個月以后,湯小山帶著戶口薄和錄取通知書,去十里之外的初中辦理入學手續,結果被人趕了出來。原因是:
錄取通知書的名字,與戶口薄上不相符。
其實何止不相符,戶口薄上名字,中間那個字根本無法看清楚。從而無法證明,湯小山就是湯小山。
辦事人員向身份可疑的湯小山丟下一句話:
“戶口薄不能擅自涂改。那是犯法的。”
湯小山幾個月前種下的禍根,終于遭到了報應,回到家后,他被酒鬼父親暴打了一頓。打斷了兩個掃把,五根篾條。
后來湯小山的父親拿著戶口薄到派出所,求爺爺告奶奶,見人陪笑,就差下跪了,但沒一點效果,還被當成刁民給轟了出來。
之后的曲折就不細說了,總而言之是,湯小山的父親經人指點,在村里請人寫說明,打證明,蓋公章,又找遍了所有的人證物證,才讓派出所的人相信:
戶口薄上的湯什么山,就是自家那個不成器的兒子。
最后,派出所民警很不情愿地為湯小山的酒鬼父親換了一本戶口薄。后遺癥就是,中間那個看不明白的字,沒有保住,被民警手一抖,刪掉了。
這有點像鄉村女人難產,保住了大人,沒保住小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临泉县|
唐山市|
库尔勒市|
松桃|
阳西县|
信丰县|
峨眉山市|
钦州市|
房山区|
洪泽县|
元谋县|
嫩江县|
新余市|
阳西县|
沙洋县|
益阳市|
琼海市|
泽普县|
观塘区|
库伦旗|
盘山县|
土默特左旗|
云阳县|
昭通市|
仪征市|
肥西县|
资阳市|
观塘区|
怀化市|
公主岭市|
磐安县|
灵宝市|
四子王旗|
东乌|
尼木县|
洪湖市|
静乐县|
八宿县|
安吉县|
毕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