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1章 天災-《燦唐》


    第(1/3)頁

    “這是天災呀……”

    把大臣們送出議事大殿,李世民回到自己批閱奏折的地方,拿起一本奏折,卻看不下去。

    這段時間各地提到蝗蟲災害的情況,逐漸增多,剛才各高官官過來談事情的時候,也多有提到。

    百姓和百官多半相信,天災是映照主政者的道德行為,也就是皇帝的德性受到上天的考驗。

    那些孔老夫子的學徒,也紛紛針對這個情形,發表了不少文章。

    到了唐朝,儒學已經不是單純的儒學,加了很多玄學的成分,讖緯只說充分的融入。

    現在佛道的傳入,其內中的精神也被儒學吸收了不少。

    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對天地的信仰和害怕,是普遍解釋,他們沒有辦法解釋狀況的最好解釋。

    對百姓和百官來說,筷子插在飯上,這等于是祭拜會招來鬼神。

    在普通時候,百姓百官可不希望鬼神蒞臨。

    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夠脫離鬼神的信仰。

    “蝗蟲的到來,旱災的現象,難道真的是說朕失德嗎?”

    他早已經把太監全部趕了出去。

    在沒有人看到的情況之下,李世民的臉色鐵青。

    他仰頭問天,然而上天卻沒有給他任何的回答。

    “老師,這金黃色的東西是什么?真的好好吃,口感也不錯,感覺像是肉類,但是我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肉類。”

    “好吃就多吃一點,這些肉類不值錢,最近特別多,我讓人家去抓,就可以讓你們吃到撐。就是這些油麻煩一點,幸好用豬油炸味道特別好,不一定要用植物油。”

    對范晶晶來說,在這個時代弄個植物油比豬油還麻煩。

    唐代并不是沒有植物油,類似芝麻能夠榨出油的常識已經被人們所知道。

    其中的手序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真是費時又費工。

    范晶晶雖然把齒輪這種東西給姜鐵匠,并且安裝了一輛水車,利用齒輪和杠桿的原理,來進行很多工作。

    但是每一項工作都需要把相應的材料替換掉,雖然這個時候的人力便宜,每個人的要求只是能夠吃飽穿暖,范晶晶還是覺得,速度慢了一點。

    不過對范家農園的人來說,這已經足夠讓他們覺得稀奇,他們把糜子磨成面,再送到草市去賣,一袋糜子可以換五袋糜子回來,范晶晶卻沒有跟他們收錢,只是她要用的時候,必須把水車讓給她用。

    由于水量有大小的問題,所以水車并不是蓋在河道上,而是另外挖了一個水圳,確保水圳的水量穩定流通。

    看到這樣的情形,姜鐵匠也想到了水車作坊對打鐵的功用,跟范晶晶申請想在旁邊蓋一座專門打鐵的水車。

    “打鐵是污染性工業,我都不準你們把坐反蓋在居住區旁邊,怎么能夠允許你們把打鐵的水車蓋在水圳旁邊呢?而且打鐵的作坊待在旁邊,水源就會被污染了。”

    “那我們怎么辦?難道把打鐵作坊帶到山上去嗎?那里的人比較少……”

    “你們污染了上游的水源,讓我們下游的吃你們的鐵屑啊?”

    “我們需要水車,總不能我們打造出齒輪,我們卻不能用……”

    范晶晶覺得她遇到工業化時代的一個重大問題。

    姜鐵匠想提升打鐵能力的需求是值得鼓勵的,使用水車來增加打鐵的能力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問題他們把作坊帶在水圳旁邊,就會產生水污染。

    以目前的打鐵作坊的規模,即使產生些許的污染,也會在水的自凈能力之下,重新變回干凈,不是什么大問題。

    然而她可以預料,將鐵匠的打鐵規模一定會擴大。

    將工業區和生活區放在一起是非常失敗的一件事。

    即使作坊房里面的工人也需要生活。

    對他們來說,就近生活是比較方便的。

    把作坊移到山上不可行,那會污染他們這一片的水源。

    她覺得他必須把水源地考察出來,禁止人們在水源地做各種污染的行為,并且在足夠高的地方引水下來,形成自流水。

    即使她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個人手,范晶晶還是覺得這是浩大的工程,必須延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宜章县| 田林县| 文登市| 苏州市| 桐城市| 宿松县| 阳城县| 沁水县| 利川市| 鄂伦春自治旗| 沅江市| 芷江| 左权县| 合川市| 平阳县| 霍州市| 若尔盖县| 西丰县| 九龙坡区| 河北区| 盐亭县| 黄陵县| 方山县| 罗山县| 汶川县| 长武县| 宁陕县| 合肥市| 大理市| 通州区| 顺平县| 桓台县| 新津县| 宣恩县| 上林县| 四会市| 滕州市| 交城县| 盐源县|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