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天符術-《天都賦》
第(1/3)頁
神闕大人給的答案如同鬼神學說一般,信則有,不信則無。
不過蘇寒山不認為老師在打啞謎。
至少看著不像。
而且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句模棱兩可的話已經解答了他的疑問:千字符中確實蘊含著某種規律,不可言說的規律。
這世上有庸者與天才之分,便就存在著從凡人通往不凡的捷徑道路,大道至簡!
這是蘇寒山所堅信的理念。
如今既然確定這條通幽曲徑的存在,那么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找到這條路,然后試一試。
蘇寒山雙手握著溫熱的茶盞,問了這幾日畫符困擾自己的第二個問題:“符可以銘刻在劍上,可以銘刻在刀上,可以銘刻在馬車,也可以銘刻在宅邸……世上沒有無法承受道符的載體,是這樣嗎老師?”
補天教掌教神闕大人說道:“不錯,這是江湖武道修行者皆知的答案。”
蘇寒山笑了笑,倒沒有覺得尷尬。
第二個問題算是拋磚引玉,他其實想問的是接下來這個問題:“這么說,道符與世間萬物都有共同之處。這一點共同之處就是符可銘刻任何載體的基礎?”
神闕大人起了興致。
從蘇寒山拋出的三個問題來看,后者并沒有局限于千字符的形式,而是在尋求最原始最根本的道符理解。
簡單些來說,他是在挖掘歷史,挖掘當初創立道符的老祖彼時靈感的來源。
如同人族創立文字,從世間萬物之形臨摹,提純,簡化而后賦予一定的意義,便成為今日通用的書文。
那么以此類推,道符的演變是否也經歷了這些過程?取自于天地自然,所產生的效用卻高于天地自然。
這豈非就是人族的智慧?
看穿了蘇寒山解符的思路,須發皆白的神闕大人愈發覺得收對了徒兒,老懷安慰。
十五年前,蘇寒山出生時就極具慧根。而后南朝修禪學佛,雖無武道修為,卻開啟了無上靈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肥东县|
通榆县|
来宾市|
古蔺县|
泊头市|
开阳县|
衡水市|
汨罗市|
龙泉市|
托里县|
神农架林区|
三门县|
民勤县|
甘孜|
广东省|
昭通市|
弥勒县|
芷江|
莱芜市|
蓬安县|
什邡市|
安陆市|
余江县|
天台县|
克山县|
沧源|
岢岚县|
陵川县|
平果县|
恩施市|
琼海市|
五莲县|
台安县|
民丰县|
禄丰县|
无锡市|
徐州市|
蒙自县|
钟山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