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自陷羅網交供奉-《破天錄》
第(1/3)頁
靈山派,收奉臺。
每到一年的這個時候,靈山派都會派出一部分的修行弟子前往四周各城各府的大門大戶、或者周圍的村莊部落收取一年的供奉。與此同時,靈山派則負責為他們提供保護。
這也正是為什么洗月李家拼命咬牙也要給靈山派交供奉的原因所在,不僅僅是為了給李乘風提供一條可供修行的門路,更是為了保護李家在成安不受欺負騷擾。
而對于靈山派這樣的修行門派,大修行人雖然超脫了五常人倫,跳出了生老病死,但作為一個修行人,只要沒有飛升成仙,就意味著他們還需要依賴于肉體鼎爐活著,那也就必須要吃喝拉撒。
正所謂窮文富武,毀家修行,學文的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成本,即便是窮人也可以在文道上找到晉升的通道和出路;但習武則不然,習武需要從小打磨熬煉,沒錢請不到名師,學不到真正的功法,沒錢也買不到名藥,更無法補充因為習武而導致的身體巨大損耗。
至于修行,即便是家底殷實的小康之家,也根本不敢奢望修行一事。且不說修行需要耗費的靈藥靈草,就說修行需要煉筑的法器法寶,這些花費就是天文數字!
一個門派是不可能給每個弟子都承擔起這些花費的,這些都需要剛剛入門的弟子們自己耗資填補,否則等待他們的就只有被淘汰一途。
也正因為這樣,越是勢力龐大的修行門派,越是需要許多的世家門閥每年來花費巨資供養他們,而作為報答,這些世家門閥將會有更好的入門修行機會。
在靈山派的山門前,排著一溜兒的長隊,全部都是下山收取供奉的靈山弟子,他們當中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一個小小的如意袋,這個袋子看起來尋常無奇,但里面卻可以容納巨大無比的事物,每個人收取的供奉便全部都在其中。
收奉臺位于靈山派牛耳峰的半山腰上,山下是一條石階砌成的石路,一直到半山腰的山門,山門后方是修葺平整而巨大的石臺,石臺高而威嚴。最早交納供奉的多是各個大門大戶的族長,修葺高大的石臺是為了顯示靈山派的威嚴,讓人望而生畏。
在高臺的最高處放置著一張翹首的青色長桌,翹首一頭有一個精雕細琢的花臺,花臺上雕刻著一個精美而細致的法陣,每一個下山弟子將手中的如意袋放置在花臺上面,這個如意袋便會在一陣淡淡的五彩光芒閃爍過后,消失不見,緊接著在花臺一側鑲嵌的巨大琉璃鏡上便會出現幾個如煙如幻的文字,寫著這如意袋中裝納的供奉數字。
在案臺后站著三名男子,兩名頷下留著胡須,身穿兩道青邊的修士服,如同石像一樣立于兩旁,如同左右門神,用以威懾他人,防止有人見財起意,而案臺當中則站著一名左臉有一顆黑痣的男子,名叫孫博義,他每看到花臺“吞沒”一個如意袋浮現出一串數字后,他便會手在案臺前的一本賬簿上輕輕一揮,這賬簿上便會自動浮現出一行文字,將這一串數字記載下來。
“東川歐陽家,收供奉五千銀!”
“東川柳家,收供奉八千銀!”
“鄞州謝家,收供奉四千三百銀!”
“河越趙家,收供奉一萬三千銀!”
“西北戰家,收供奉……十萬銀!”
這個數字震驚了排隊的諸人,他們紛紛交頭接耳:“西北戰家?哪個戰家?如此有錢?”
“還能有哪個?當然是冠軍侯戰家啊!”
“啊?他們不是西北的么?不去投西邊的門派,跑我們靈山派來作甚?”
“什么話!咱們靈山派怎么了?天下修行門派,靈山派排名第三!多少人擠破腦袋也想入山修行?區區一個戰家,又豈能免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萝北县|
桃园县|
当阳市|
莱西市|
无极县|
咸宁市|
洮南市|
大英县|
唐河县|
长宁区|
三台县|
建德市|
宣威市|
利津县|
肇庆市|
葵青区|
阳谷县|
普兰县|
车致|
阿拉善盟|
松溪县|
蕉岭县|
二连浩特市|
临沂市|
庆云县|
浦东新区|
左云县|
台南市|
武威市|
张家界市|
越西县|
元阳县|
绿春县|
滨海县|
喀喇沁旗|
阳原县|
兴安盟|
芦溪县|
卢龙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