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五十三章孔明師伯的孔明燈 軍中是云瑯的天下,官府這一邊就不是了。 陳爽乃是堂邑侯陳嬰的后裔,也就是說,陳爽最大的靠山其實就是長門宮阿嬌。 在云瑯對司馬相如就任張掖郡刺史不滿意之后,原本的武威郡刺史陳爽就變成了張掖郡刺史,而張掖郡刺史司馬相如就變成了武威郡刺史。 這樣的安排里自然有劉徹的惡趣味,總之一句話,司馬相如不能離開河西! 陳爽算是一位稱職的刺史,在他接任張掖郡刺史之后,嚴格按照云瑯的命令,大力修建道路,不僅僅完成了張掖道酒泉郡的一半道路,也完成了張掖郡到武威郡的一半道路。 在完成修路的同時,還修建了六十里長的水渠,修整了五萬畝農(nóng)田,而農(nóng)田甚至已經(jīng)長出了第一茬糧食。 這樣的人卻心思不純,明里暗里的希望云瑯可以自立門戶。 這樣的人云瑯見多了。 沒一個是好人! 他們喜歡在權(quán)貴間挑起戰(zhàn)爭,然后趁機撈取好處。 云瑯的職位夠高,爵位夠大,身邊圍繞的權(quán)貴力量也足夠,這樣的人,最好的結(jié)果就是走上與皇權(quán)對立的道路。 不管最后的結(jié)果如何,他們都能搶先分得一杯羹! 畢竟,勛貴資源是有限的。 所以,這樣的游戲在勛貴中被使用的經(jīng)久不衰。 看破不能說破,這也是勛貴間早就形成的默契,指望勛貴們守望相助,那就太愚蠢了。 所以,云瑯能做的,就是一笑了之。 武威郡直到目前僅僅修建了不足二十七里的道路,據(jù)說全是武威刺史司馬相如帶著家仆修建的。 除過修路,武威郡的其余公務(wù),姜環(huán)完成的很好,開墾了多達十六萬畝的農(nóng)田,修建了一百余里的水渠,最重要的是修建了兩萬三千多間窩棚。 為安置移民做了很大的貢獻。 表面看起來似乎不錯,實際上,姜環(huán)在認真的完成皇帝給的任務(wù),對于云瑯分派的活計視而不見。 這明顯是一種找死的行為,而且還是最愚蠢的一種,哪怕是太子劉據(jù),也不敢對云瑯如此不敬! 這讓云瑯覺得非常有趣。 霍光也覺得非常有趣! 隨著師傅距離武威郡越來越近,姜環(huán)越來越焦急。 此時再想修路時間上根本就來不及了。 于是,在某一個夜晚,姜環(huán)把長史大印懸掛在長史府大堂上,整個長史府的人在一夜間消失無蹤。 霍光沒有派人去攔截,更沒有派人去追趕,只是寫了一封文書派人送去了長安。 姜環(huán)跑了,修路的責任就落在了司馬相如這個刺史身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