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以訛傳訛-《漢鄉(xiāng)》
第(1/3)頁
第二十八章以訛傳訛
云瑯的涼州牧做的非常開心。
在涼州境內,云瑯才會覺得可以長長的喘氣。
離開了涼州,劉徹就會成為他噩夢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國家正欣欣向榮的往好里變化,百姓的生活也漸漸的變好,農稅在不斷地降低,徭役勞役征調的次數(shù)也在變少。
這是國力強盛的最主要標志。
最重要的是,有些富裕的地方,在征召百姓興修水利等事情的時候,開始出現(xiàn)工錢這一說法。
涼州就是其中之一。
修路就有工錢!
其實呢,云瑯也不想給這些勞役們工錢,能省錢的時候他也不愿意鋪張浪費。
可是呢,涼州這地方的人,根本就沒有用錢的概念。
他們更加喜歡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只是遠古時期的交易方式,對地方經濟半點好處都沒有。
左手倒右手一般的交易,沒有盈余這個概念,你讓需要食物跟物資支持的身體怎么活下去?
所以,云瑯就開始給勞役們發(fā)錢,甚至把他們的糧秣也換成了錢分派了下去。
有軍隊在,不愁這些人拿著錢買不到足夠的食物跟物資。
羌人中間的富人他們很喜歡錢這個東西存在,至少,有了錢之后,就不用往家里存儲多的數(shù)不清的糧食。
窮人就不成了,他們的眼中,只有糧食,麻布,綢緞,牛羊豬才是財富。
經濟改革的先鋒必須是軍人,依靠百姓自覺,云瑯認為一百年都推行不下去。
對涼州閉塞的百姓來說,一百年前是怎么生活的,一百年后依舊如此,基本上沒有新的東西。
只有每一次大規(guī)模的暴力事件發(fā)生之后,這里的狀況才會發(fā)生微不足道的一點改變。
云瑯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跟別人講過什么人權了。
一來沒有必要,二來,劉徹都不跟他講人權,他怎么可能難為自己去跟別人講什么人權。
強制百姓使用錢這個東西來交易,首先就要設立一些大型的交易市場。
只有讓錢這個東西真正可以換來東西,在涼州推行錢這個政策,才能有好效果,最終養(yǎng)成百姓用錢的習慣。
等涼州的商業(yè)與大漢國內的商業(yè)融合一體之后,當大家都用一套規(guī)則辦事之后,當大家過同樣的節(jié)日之后,民族融合也就完成了。
在涼州,暴力工具遠比教化有用。
如果想要讓涼州徹底的變成大漢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后的教育必須跟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陆良县|
乌鲁木齐市|
诸城市|
嫩江县|
威信县|
福建省|
承德县|
永福县|
静海县|
孝感市|
自贡市|
吉隆县|
萍乡市|
香港
|
浮山县|
瑞安市|
玛曲县|
健康|
崇文区|
越西县|
江油市|
桂林市|
兴安县|
隆子县|
汉中市|
凤冈县|
高唐县|
阳江市|
绥化市|
乌鲁木齐市|
三原县|
枞阳县|
乌鲁木齐市|
阜新|
小金县|
桂东县|
武邑县|
沁阳市|
聂拉木县|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