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手榴彈-《帝國陰影》
第(1/3)頁
“這確實是一種手榴彈,設計的很巧妙。”另一個工程師點了點頭,贊同了前者的說法。
挺有眼光的嘛!暗自稱道了一聲,埃里克對眼前的兩個老工程師有點兒刮目相看的意思了。
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讓埃里克有點兒怒不可遏了。只聽其中一個老工程師一邊贊嘆,一邊開口評價道:“但是這圖,畫的也太業余了一些。”
“是啊,本身設計思路也不對……這樣小的手榴彈,投擲距離肯定受影響啊。”另一個工程師也跟著否定道。
其實二戰德國最開始的時候一直使用進攻型手榴彈,也就是帶木柄的M24型手榴彈,是有高層保守因素作祟的。
經過計算,德國設計師們認為,木柄越長投擲手榴彈的距離越遠,這一點毋庸置疑。
講求性能的德國軍方就一直沒有丟棄看起來土得掉渣的木柄手榴彈,一直沿用到二戰結束。
更有意思的是,本來匱乏一切資源的德國,竟然出奇的不缺少木材——挪威***蘭也罷,甚至包括德國本土,都有大量的木材資源可以使用。
在這個基礎上,淘汰了眾多武器的德國,一直到最后都沒有完全放棄木柄手榴彈,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但是不得不說,木柄手榴彈投擲距離雖然遠,資源也不稀缺,但是其缺點還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個嚴重問題是攜帶不方便:對于二戰德國步兵來說,手里拎著手榴彈,或者把手榴彈斜插在腰帶上,再或者將手榴彈塞進高筒靴側面的照片,都是再經典不過的了。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一個德國步兵想要攜帶大量的手榴彈,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無柄手雷就不一樣了,只要有地方掛,攜帶三五枚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兒。這對于單兵作戰效率來說,無疑是一種提升。
第二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重量了,木柄再輕,也有重量。運輸中也占用了大量的空間。
這也是為什么二戰過程中,德國的卵型手榴彈也開始普及,木柄手榴彈開始逐漸被淘汰的重要原因。
只不過,目前是1932年,還沒有經過戰爭洗禮的國防軍,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裝備的木柄手榴彈,已經快要被時代淘汰了。
“能不能生產出來,這個才是我要問的關鍵。”埃里克對于二人評價他的圖紙設計有些不滿,但也只能壓下羞惱之情開口打斷了他們中肯的建議。
“雷管需要采購……”一個工程師直接回答道:“火藥也必須是軍用級別的。”
另一個工程師好像哼哈二將一樣,跟著補充道:“其他的東西我們這里都有設備,可以生產。”
預制破片對于工業強國來說,從來都不是什么技術難題,尤其是對德國這種在1932年還有一身技術的國家來說。
西蒙沒有騙埃里克,雖然過程很曲折,但是整個城市里面最好的技術工人,確實都在他們的工廠里面。
晚飯還沒有吃的時候,工人們就已經用一塊鑄鐵,制造了十幾個預制破片的手雷外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招远市|
承德县|
措美县|
阿拉善右旗|
罗城|
平罗县|
武清区|
逊克县|
榆树市|
扎赉特旗|
顺平县|
襄垣县|
三都|
凤庆县|
正定县|
子洲县|
蕉岭县|
盐池县|
绥宁县|
曲阜市|
七台河市|
星座|
昆明市|
新密市|
育儿|
绩溪县|
聂荣县|
鄂伦春自治旗|
富平县|
阿巴嘎旗|
治县。|
兴海县|
宝鸡市|
平乡县|
武陟县|
昌邑市|
安化县|
山丹县|
左权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