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北上興仁府-《大宋燕王》
第(1/3)頁
宋軍士氣已失,不多時,本就沒有陣型可言的撤退便成了潰逃。
金軍重騎兵隨后追擊掩殺。
約一刻鐘后,列陣推進的金軍大部隊驟然加速,直追向北潰逃的宋軍。
而宋軍大營,營門緊閉,始終沒有開啟。
直至金軍向北追擊遠離營寨十里之后,宋軍忽然大開營門,全軍殺向金軍大營。
十月十四日,歸德府北伐帥府。
“大人,這就是成閔和蘇仲、薛望來書。”帥府參謀一一讀完后,將幾封書信交給年邁的張浚過目。
張浚一言不發,接過書信快速看完,臉上神色不知是驚是怒。
“你覺得他們三人誰說了真話,誰說了假話?”末了,張浚忽然問參謀。
“我以為他們三人都說了真話,同時也都說了假話。”參謀毫不猶豫的回道。
“說說。”張浚看了對方一眼,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參謀馬上說道:“成閔說蘇仲、薛望部不聽指揮,畏敵怯戰,擅自撤兵北逃,致使北伐大軍久攻金軍大營不下,損失慘重,就連大營也險些被金軍偷襲丟失。我以為這其中有疑點,蘇仲、薛望部何時北撤,成閔大軍何時攻打敵營,他在書中并未說明,是先攻后撤,還是先撤后攻?若是共同進攻敵營之時,蘇仲、薛望擅自撤兵北逃,便須治罪蘇、薛二人。若是蘇、薛二人率軍進攻,不敵金軍,擅自北撤,致使成閔獨自面對金軍,此時成閔仍可據營而守,貿然出戰并不明智,有貪功之嫌,三人皆要問罪。若蘇、薛二人率軍進攻,遇金軍不敵,求援而不得,又不能回營,不得不北撤,則成閔有罪。”
聽了這話,張浚沒有言語。
參謀稍稍停了一下,而后接道:“蘇仲、薛望二人來信說,他們奉命率部渡河進攻敵營,久攻不下,損失慘重,將士疲敝,便準備退回大營,休整之后再戰,可當大軍退至營寨大門前,成閔拒不開門,反而令他們打退兩里之外尾隨而來的數萬金軍,方可開門,放他們入營,當時營外將士士氣已失,若不休整,無力再戰,為避免營外大軍被金軍滅于宋軍大營門前,他二人不得不率軍北撤,先去陳崗休整,不想金軍緊追不舍,追擊二十里,順利撤至陳崗的宋軍將士不足兩萬人。蘇、薛二人認為他們之所以慘敗,責任全在成閔,一是見死不救,反而關閉營門,斷絕宋軍退路,二是敵軍從營門前尾隨追擊之時,成閔沒有率軍出營追擊敵軍,而是在半個時辰之后,率軍出營進攻敵營,貪功置蘇、薛四萬大軍于不顧。”
“三人所言真真假假,若不去軍中查證,難辨真偽。不過從結果看,大人把攻取杞縣的指揮權交給成閔,一戰損兵兩萬五千余人,這個責任當有他來負。但眼下正是北伐關鍵時刻,成閔乃軍中宿將,資歷深厚,不宜問責,以免損傷北伐大軍士氣。蘇、薛兩軍也得安撫,畢竟此戰他們損失過于慘重,很可能失去作戰能力。”
參謀分析完畢,便看著張浚,不知他如何決定。
“蘇、薛二人確要安撫,但現在該考慮的是成閔部,他手里還有四萬將士,攻取杞縣還得靠他。馬上傳令給成閔,若無合適機會,暫時不用急著出擊,等待吳拱率襄陽、鄧州、唐州、蔡州等地的軍隊軍北上,取了許州之后,往汴京方向靠近,而后東西夾擊,汴京外圍州縣定能一戰而下!”張浚沉默許久,最終決定以北伐大局為重。
“是,大人。不過蘇、薛二人如何安撫?”參謀也知道成閔、蘇仲、薛望三人之間不和,但成閔在軍中的資歷和地位不是其他兩人可比的,北伐還得靠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沙河市|
广德县|
连州市|
屏南县|
稻城县|
颍上县|
玉田县|
渭南市|
青岛市|
盈江县|
临朐县|
白朗县|
哈尔滨市|
凤冈县|
泽库县|
交口县|
濮阳县|
衡水市|
天长市|
五常市|
黄平县|
彩票|
南汇区|
扶沟县|
阿坝县|
吕梁市|
教育|
塘沽区|
湾仔区|
漠河县|
大丰市|
当涂县|
肥西县|
晋江市|
新郑市|
芦溪县|
呼和浩特市|
集贤县|
泽库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