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70章 宣戰北伐-《大宋燕王》


    第(1/3)頁

    宋隆興元年,南金正隆八年,北金大定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濟南城內外清理完畢。

    此一戰,濟南城守軍全滅,山東義軍死傷近六千人。

    以一萬五千人的代價,山東義軍用一個半月時間拿下濟南城。

    五萬五千人正使入駐濟南之后,以山東義軍名義通告周邊州縣縣衙和百姓:歸附山東義軍,三年免賦!

    幾天后,原屬濟南府管轄的剩余縣鎮望而歸附。

    四月二十五日,益都府節度使衙門派遣官吏入駐濟南城,接管濟南府政務,命各路義軍收縮戰線,將主要兵力集中于濟南城、益都城,以防金軍反撲。

    不過令山東義軍較為奇怪的是,七萬義軍圍攻濟南城一個多月,愣是沒見金軍前來救援,直至城破,都沒在黃河以南看到金軍的影子。

    拿下濟南,山東義軍在北邊的任務基本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守住城池,等待宋軍命令,而后配合宋軍收復濟州、興仁府,威脅黃河以北的開州。

    在沒有宋軍北伐消息之前,山東義軍不宜再輕動。

    節度使衙門令左府率六萬人駐守濟南、泰安,右府駐守益都、淄州、濰州。

    山東節度使沈縉得知義軍攻陷濟南城經過,了解到城防、護城河損毀嚴重之后,親自設計了城防圖,與此同時還派遣了數十名流求來的工匠,帶著一批建城物資。

    十多天后的四月底,三十多艘大海船在萊州灣靠岸,船上裝滿了從流求送來的大批糧食,山東義軍和百姓面臨的糧荒,為之一緩。

    這批糧食一到,分批送往各州各府,除了補充守軍糧餉,還有一部分用來外借,借給家里沒糧下鍋的百姓,糧食到手,整個免稅的山東徹底安穩下來,百姓安定,農業生產迅恢復。

    就在山東義軍拿下濟南府半個月之后,五月初二,宋朝對南金下達戰書。

    戰書言:中原乃大宋故土,金無端奪占三十六年,暴虐不仁,中原之地屢遭盤剝,百姓流離失所,無不望歸大宋。后,宋金盟約,二十余年無戰事,金又撕毀盟約,統兵百萬南侵,禍害天下蒼生,使長江淮河生靈涂炭,十室九空,所做作為,天人共憤。今,大宋兵五十萬,北還中原,討伐不仁!

    戰書出的同時,皇帝趙昚在張浚、陳康伯等激進主戰派大臣支持下,不顧楊存中、史浩等群臣反對,繞過三省和樞密院,直接向張浚和諸將下達北伐詔令。

    宋隆興元年,南金正隆八年,北金大定三年,五月初五,大宋老相老將張浚接到詔令之后,于揚州調江淮軍八萬,號稱二十萬,直上徐州。

    五月十五,張浚親率大軍至徐州。

    召諸將議事之后,命李顯忠領兵三萬取蘭陵縣,命邵宏淵領兵三萬取藤縣。

    而名義上擁兵四萬,駐守宿州、亳州、陳州的楊叢義未得張浚調令。

    只在李顯忠、邵宏淵兩路大軍從徐州北上十天后,接到北伐統帥張浚的一個口頭命令:嚴守宿州,不得讓金人南下,斷徐州后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自治县| 清新县| 盖州市| 轮台县| 剑阁县| 民县| 潜山县| 高要市| 仙居县| 平山县| 镇平县| 湾仔区| 会昌县| 宁乡县| 赣榆县| 姜堰市| 宾川县| 平陆县| 文成县| 慈溪市| 罗山县| 许昌市| 龙川县| 汉源县| 思茅市| 青河县| 太仓市| 商河县| 隆回县| 丰城市| 三台县| 丹棱县| 达州市| 瑞金市| 奉贤区| 旌德县| 朔州市| 格尔木市| 岫岩| 汨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