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初次聚首-《大宋燕王》
第(1/3)頁
“不瞞大人,我們西路援軍也只有四千五百余人,駐守太平城遠遠不夠。但我們可以分成兩軍,一軍駐守渡口江灘,一軍在江中與敵船糾纏,打亂敵方渡江計劃,如此還能拖延幾天。不過,若是敵軍分散渡江,就憑我們五六十艘船根本顧不過來。所以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將敵方船只全部燒毀、擊沉,讓他們無法渡江,唯有如此,才能守住太平州!”楊叢義將早已設想過的破敵方案直言相告。
能在此時堅守太平渡口的官員,絕對不可能是投降派,要想取勝,精武軍的一切行動必須得到朝廷的支持,若是被掣肘,那他們什么都做不成。
“將軍所言不錯,有沒有其他援軍能趕來太平州,我不知道,即使有援軍,也不會太多,一味防守,確實不如燒毀敵船來的徹底。楊將軍可有把握去對岸燒毀他們的船只?”虞允文連忙追問。
“末將剛到太平州,對面的具體情況尚不清楚,需得偵查、了解敵情之后,才能知道有幾分把握。”楊叢義如實回道。
虞允文正待說些什么,卻見蘇仲滿頭大汗,匆匆跑來回報戰果,只聽他道:“大人,登岸的敵軍已經被全部殲滅,沒有一個人逃脫。此戰共殲滅敵軍一千六百二十八人,其中本地守軍殺敵七百三十余人,至于傷亡,還在統計!”
楊叢義高聲道:“好。我們此番趕來還算及時,不過我們也只是擋住了敵軍第一次渡江攻擊,不可大意。協助本地守軍打掃完戰場之后,馬上在附近扎營,駐守太平渡口!”
“是,大人!”蘇仲領命而去。
“楊將軍手下都是精銳,果然不負精武之名!”虞允文奉承道。
“大人過獎了!”楊叢義趕緊推辭。
而后問道:“還不大人貴姓,在何處任職?如何就來到這無人防守的太平州?”
虞允文道:“本官虞允文,先前在臨安任中書舍人,上月隨同知樞密院事葉義問葉大人離開臨安,督視江淮兵馬,任職軍事參謀,前天到建康,聽說敵軍在太平州對岸造船,準備渡江,我便過來例行巡視一番,不想整個太平州半個月來一直無人主事,無人防守。我身居軍事參謀之職,奉朝廷之命慰問前線,面對這等情形,縱使不懂軍事,也不能不盡職。幸好楊將軍帶著大軍及時趕來支援,不然我跟守軍都會死,而太平州也保不住,太平州不保,整個江南就危險了。”
“原來是虞大人,久仰久仰!”聽聞對方的名字,楊叢義心下一驚。
這個名字他是聽過的,歷史上虞允文以文官之身,指揮大宋守軍,在采石磯大敗金國大軍,粉碎了百萬金軍渡過長江的企圖,從那之后聲名鵲起,隨后擔負重任,主持整個西北方向的北伐事宜,而采石磯之戰也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虞允文聽楊叢義這么一說,當下有些疑惑的問道:“楊將軍此話何意?我與將軍似乎并無交集。”
楊叢義答道:“末將之前在一直在臨安任職,如今雖然領軍在外,卻還是朝廷的回易正使,近兩年在臨安時間不短,自然聽過虞大人之名。”
“哦,難怪楊將軍的名字聽來有些耳熟,原來是在回易處任職。楊將軍文武全才,真乃大宋之幸!”虞允文恍然大悟,回易處之名,這些年他可不止一次聽到過,之前通令嘉獎楊叢義,號召天下官員以他為楷模的嘉獎文書還是他親自起草的,一經提醒,自然就想起來了。
楊叢義謙虛道:“虞大人過獎了,末將不敢當!”
“楊將軍過謙了。將軍今日之功,我即刻上報朝廷,傳令全軍,以振士氣!”想起方才的戰斗,虞允文依然十分激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江源县|
交城县|
鸡西市|
长兴县|
龙里县|
林口县|
内江市|
泾源县|
建平县|
同仁县|
曲沃县|
丰县|
玉环县|
保德县|
巴林左旗|
西乌|
沙雅县|
昌图县|
宣城市|
瓦房店市|
北京市|
原平市|
专栏|
杭锦后旗|
凭祥市|
大足县|
东海县|
卢湾区|
石嘴山市|
布拖县|
上犹县|
屯门区|
文昌市|
张家口市|
秀山|
临清市|
阿克陶县|
孟州市|
文化|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