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82章 密令-《大宋燕王》


    第(1/3)頁

    在左相陳康伯、右相朱倬、同安郡王楊存中等主戰派文武重臣將朝堂言論掌控之后,主和派和逃亡派很快偃旗息鼓,逐漸不再發聲。77dus.com

    趙構也在陳康伯和楊存中輪番勸說中,打消了離開臨安避難的心思,應主戰派請求,最終答應留在臨安,穩定軍心民心。

    朝廷在短暫的驚慌之后,很快穩定下來,急忙將金國皇帝完顏亮已在六月到達汴京的消息送往江淮各地,命江淮諸軍伺機而動,可趁金軍未到,占據有利地形,積極組織防御,不可錯過有利時機。

    江南籌集糧草軍需的速度驟然加快,大舉征調浙東、浙西各州縣民夫,迅速將籌集到的軍需送往建康府、鎮江府、和州和揚州等軍事重鎮囤積。

    朝廷整個抗擊金人的思路是以淮河沿線的壽春、廬州、盱眙、淮陰為防御第一線,集中原有兵力,以有利地形,據城與敵人周旋,阻擊拖延敵人南下的速度,能防多久便防多久,盡量為長江北岸的和州、揚州,布置第二條防線爭取時間,第三條防線則在長江南岸,正面以建康府和鎮江府為中心,東面以平江府為中心,屯駐重兵,拱衛臨安。

    其實朝廷的整個防御重點還是東路的長江沿岸,至于淮河一線,在朝廷看來是必定會丟失的,從布置排兵布陣來說,淮河一帶可以丟失,而長江北岸的和州、揚州,若是不能防守,也很大可能會被放棄,最終的防御重點是在鎮江府、建康府和平江府,依據寬廣洶涌的長江天險,將敵人攔在長江以北。

    但整個防御思路,除左相陳康伯、右相朱倬、同安郡王楊存中、三衙帥趙密和皇帝趙構之外,再無他人知曉,因為朝廷給江淮諸軍下達的命令是渡江防守,將南侵的金人擋在淮河以北,決不允許他們肆虐江南!

    命令如雪花般送往鎮江府、建康府、太平州、池州、蘄州、鄂州等地,命各地駐軍渡江北上和州、廬州、壽春、盱眙、淮陰、襄陽、信陽,務必將金人攔在淮河一線。

    與此同時,駐守長江的大宋水師一部三千余人,在典海使李寶率領下出海北上,奉命在東海縣一帶,攔截從海路南下的金兵。

    七月底,間諜來報,金人果然兵分四路,西路十萬大軍攻川陜,中路二十萬大軍從鄧州、唐州攻信陽、襄陽,東路六十萬大軍在金國皇帝完顏亮親自統帥下已經離開汴京,到達應天府,海路有水軍十萬余人,從密州南下,直奔臨安,總兵力達百萬!

    這個消息再次震動朝堂,主和派、逃亡派大臣又有了抬頭的跡象,幸好左相陳康伯、同安郡王楊存中力主抗金,一文一武率領主戰派大臣穩住朝堂,使既定的抗金計劃得以繼續施行。

    朝局稍穩之后,一道道催促鎮江、建康、揚州、和州、廬州、盱眙、淮陰、平江、壽春、信陽、襄陽等地各軍積極備戰的命令向江北飛去。

    金國再沒有派遣使者來臨安,臨安也沒有重新派遣使者北上,各地備戰,如火如荼。

    回易處,陸游早已去了泉州,等待與商賈交割貨物。

    而楊叢義則一直在臨安等待征召的消息。

    大宋朝廷積極備戰,大批軍隊調往江北,糧草軍需也一批批從臨安府附近的糧倉和武備庫運往鎮江、建康。

    負責軍械武器制造的東西作坊,迎來了二十年來最忙碌的時刻,兵匠官吏不分晝夜,在作坊內趕工。

    作為西作坊使,楊叢義雖然不用去作坊任職,主事之人是西作坊副使,但他還是可以去看看的,不能指揮,也能給些指導意見,畢竟他也不是對制造全然不懂的掛名西作坊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绥化市| 迭部县| 富裕县| 乌鲁木齐县| 嘉荫县| 咸阳市| 治县。| 固安县| 武威市| 聊城市| 廊坊市| 呼和浩特市| 海晏县| 高邮市| 尼木县| 巍山| 武冈市| 米林县| 九台市| 彰武县| 五河县| 彩票| 金坛市| 东阿县| 荣成市| 阳春市| 清水河县| 佛冈县| 麻城市| 绥阳县| 出国| 乌审旗| 新乐市| 白城市| 成安县| 高阳县| 北辰区| 库尔勒市| 三原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