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臨安如舊-《大宋燕王》
第(3/3)頁
而后去樞密院協調申請回易護衛隊出海調令。
回易護衛隊是回易處下屬護衛力量,嚴格來說算不得軍隊,其實可以不必申請調令,所以這份調令在樞密院看來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給不給都無所謂,既然回易處想要,他們也不會說不給。
楊叢義很快拿到回易護衛隊允許調離流求駐訓營地的調令,隨后便拿著調令來到軍器所,領取軍備軍械物資,裝備規模是五千人打三場仗,申請領取的數量與之前相比沒有太大出入,只是軍械軍資種類稍有變化,震天雷等**武器稍微多了一些,但這并不影響軍器所內侍簽押。
數天后,根據軍器所簽押,楊叢義帶著一隊軍士來到左武備庫,將五千人打三場仗所需的軍械軍備一一領取,運往錢塘江邊裝船,沿江運往明州昌國縣宣威軍舊地。
隨著時間來到五月中旬,臨安城內繁華如故,白天街市上人如潮涌,夜晚整個臨安也是燈火通明,西湖內外,處處都能聽見鶯歌燕舞,茶館酒樓,從清晨到日暮,隨時都有無數閑客進出,絲毫感受不到半點戰爭來臨的氣氛。
大宋朝堂上每天戰和兩派爭論不休,而下了朝堂,放了衙,聽曲喝酒、欣賞歌舞才是他們的生活,戰與和便跟他們無關了。
朝堂之外,連廟堂之上的高官都不再討論宋金國家大事,普通百姓更不會關心,享樂才是他們追求。
況且在臨安人看來,金人在千里之外,根本不用擔心他們,他們已經三十多年沒有渡過長江,縱使戰爭再起,戰火也只會在長江以北,跟臨安幾乎沒有什么關系。
因此,即使偶爾有人談論起朝堂上的戰和紛爭,也很快被其他更輕松歡樂的話題掩下去,戰和是朝廷的事、官家的事,他們只需要享受生活,不用出錢,更不用出力。
很關心金國消息的楊叢義,在軍資軍備離開臨安之后,抽空去拜訪了之前殿前司兵案的同僚孫淼。
數十年不見,當年他們之間的那些微不足道的誤會早已煙消云散。
孫淼如今在兵案已經是僅次于兵案大人的存在,若是運氣夠好,他還能再進一步,但據他所說,他的機會不大了,盯著那個職位的人很多。
并且更讓人心涼的是,現在的殿前司都指揮使已經不是楊國公,而是馬軍司都指揮使趙密。他為了控制殿前司,迫不及待的將舊部從馬軍司調入殿前司,很多重要崗位被替換,其中差事磨堪案已經被完全替換。
聽到這些,兩人雙雙嘆息。
孫淼對現在的楊叢義羨慕不已,說他獨領回易處,雖然權力不大,卻是要錢有錢,風光無限,還受到朝廷通令嘉獎,前程已經不可限量。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内丘县|
巫山县|
容城县|
龙泉市|
桦甸市|
保山市|
南京市|
浮山县|
九台市|
石首市|
神农架林区|
彰武县|
永胜县|
临湘市|
乌鲁木齐市|
新泰市|
荃湾区|
平昌县|
洞头县|
安新县|
迁安市|
靖安县|
双流县|
柏乡县|
上饶市|
泰兴市|
永和县|
庆城县|
辽阳市|
上杭县|
南川市|
西吉县|
甘泉县|
渝中区|
云梦县|
剑川县|
民权县|
延庆县|
彝良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