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37章 回京復命-《大宋燕王》


    第(1/3)頁

    錢財快流通,整個國家生產生活才有活力,遠洋回易意義重大。

    6游通過楊叢義的解釋,想明白一些道理,他的心結解開了,如釋重負。

    與此同時,他對朝廷政策制定的深意和政令運行規律也有了一些自己理解,對整個國家和社會也多了些了解,整個大宋如今面臨著什么危險,他有了較為清晰的感知。

    幾番深談之后,6游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對回易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他認為船隊從異域帶回來的東西,人人都覺得奇貨可居,在大宋高價出售,可以賺大錢,那么運到西夏和金國,肯定也能賣出好價錢,或者直接跟他們交換,換一些大宋用金銀都買不到的東西,比如馬匹和牛羊。

    6游的這個想法很好,楊叢義馬上開始考慮此事的可行性。

    大宋自從將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丟失,馬場也全部落入金人手中,如今唯一的一個馬場在荊湖,但馬場面積有限,產出的馬匹也不過才數千匹,加上大量百姓南渡,很多土地被開墾成農田,沒有大片牧場,根本養不出好馬,甚至連牛羊都成了緊缺物資。

    如果真能通過西洋貨從金人、西夏人換來大批馬匹和牛羊,一能解決戰馬和運力的問題,二能增加耕地的效率,大宋每年的糧食產出將有一定增加,還能解放一些勞動力,他們又能從事手工業,或是其他農業生產,制造出更多商品,運往西洋,換回更多貨物,一旦形成良性循環,大宋的局面將會大大改善,將來不費一兵一卒,掏空金國和西夏也不是不可能。

    不管此事是否可行,楊叢義對6游的想法還是大加贊賞,至少他開始認真思考回易的意義,真正開始關心國計民生的大事。

    幾天后,神舟到達明州。

    沈縉帶領的船隊已經跟聞風而來的各路商賈展開交易,就在楊叢義、6游達到回易營地的當天,便有三船貨交割出去。

    截至當天,已經簽訂交易契約,而還沒來得及交割的貨物就有三十船之多。

    紹興、明州一帶的商賈,甚至是從揚州、臨安趕來的豪門大戶,比等待在泉州多日的富商更加瘋狂,他們的采購不論貨物細分種類,也不論價錢,更不論數量,直接就從船冊上挑選,要么一船,要么兩船。

    那些拿著一百萬兩、兩百萬兩銀子來采購貨物的小商賈直接靠邊站,根本輪不到他們上前,雖然回易船隊一再強調先來后到,公平交易,然而在巨商豪門面前,小商賈哪有抗衡的資本。

    眼看只有三十多艘船貨物尚未交易,楊叢義不得不讓沈縉放慢交易度,這些貨不能在明州全部出售,還得給臨安留一些,至少得留下十船。

    朝廷是要臉面的,大宋又有這么多官員,每年節日很多,賞賜的東西不能千篇一律,今年賞賜半領衣裳,明年再賞半領,肯定是不行的。

    回易處是為朝廷辦事,說是只要賺回錢來就行,若是真的只給錢,不給留幾船貨,那肯定是自討沒趣,楊叢義又不傻,這種事他當然要考慮。

    還有,臨安勛貴和朝廷大員很多,但真正有錢的并不太多,他們的財力根本無法跟豪商巨富相比,以他們的身份地位若用不起西洋奇貨,那么回易也就別想再繼續做下去。

    當年有回易之功,湯鷽卻被流放瓊州擔任一個小小的地方官,而他也被打到昌國海島,后面更是讓他去了廣南,經過這么多年,他漸漸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前的那番經歷跟跟他們不無關系,或許便是當年船隊回來大肆售賣奇貨,卻沒有考慮那些家底并不豐厚的勛貴和高官大員。

    船隊在明州的交易,6游加入之后,楊叢義便不再關注,也極少插手,那些商賈采買多少全憑他們的財力,對船隊來說,他們買的越多越好,因為這樣,船隊就省事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永胜县| 措勤县| 元谋县| 西平县| 晋江市| 托里县| 三门峡市| 海城市| 平塘县| 东平县| 乌鲁木齐县| 垫江县| 南乐县| 崇义县| 元朗区| 甘南县| 九寨沟县| 海城市| 邵武市| 冷水江市| 南丹县| 武威市| 六枝特区| 安西县| 广宗县| 正蓝旗| 昌都县| 龙游县| 准格尔旗| 沭阳县| 色达县| 临海市| 汽车| 北川| 隆尧县| 攀枝花市| 来安县| 高碑店市| 商洛市|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