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總管府-《大宋燕王》
第(1/3)頁
遠離大宋,孤軍駐守此地八年,人口增加,隊伍壯大,張彪及一眾將士功勛卓著。
占城對回易船隊來說十分重要,若以后回易成為常態,占城據點就尤為重要,此地完全可以成為大宋船隊西下的中轉站,由此地中轉,回易便可常年進行,而不用每隔三年、甚至是四年才能西下一次。
經一番思慮,與張彪商議之后,楊叢義作為回易正使,代表大宋朝廷為張彪等三名將校授予官職,其中張彪被授予南海總管,總領瓊州以南、三佛齊國以北廣大區域內的大宋軍民,護衛他們的安危,維護大宋的至高尊嚴。
兩天后,宣威軍營地一棟宅院門前掛起了“大宋南海總管府”的匾額,預示著宣威軍在占城的據點在大宋朝廷的支持下,影響范圍輻射到包括李越、占城、真臘等國在內的整個南海沿岸。
在“南海總管府”成立的當天,楊叢義、湯鷽、沈縉、陸游、蘇仲、姚昶等人分別代表大宋朝廷、回易處、護衛軍、大宋禁軍參加當天的慶典,而占城方面,則是章先生作為占城國師代表國王出席“南海總官府”成立儀式。
在“南海總官府”成立儀式上,章先生代表占城國王再劃土地五十里給總官府使用,并希望與總官府結盟,共抗真臘、李越。
對占城國王這份厚禮,楊叢義代表大宋朝廷表示感謝,當即承諾,只要南海總官府存在一天,大宋與占城的關系便牢不可破,不管是誰,侵犯占城便是與大宋為敵,大宋一定會與占城共進退。
在“南海總管府”成立的第三天,張彪陪同楊叢義面見占城國王,楊叢義告訴國王,南海總官府在南洋一帶代表大宋朝廷和生活在此地的百姓利益,從此以后,大宋在南海諸事都有總官府負責,如有要事需大宋協助,可直接與張總管商議,還由等時機成熟,總官府會從占城搬出去,不會永久設立在占城。
國王首先感謝大宋朝廷設立總官府,對南洋諸國的重視,其次希望總官府一直留在占城,不要搬往他處,為此占城可以為總官府提供所需的便利。
一場宴會之后,“南海總官府”在占城的地位,得到占城國認可,總管代表大宋,身份幾乎與占城國王齊平。
張彪對“南海總官府”有所顧慮,楊叢義告訴他,南洋天高地遠,在大宋朝廷看來是蠻荒之地,然而此地大有可為,現在朝廷設置了總官府,給了官職,授予了權力,正是他放開手腳大干一場的時候。
楊叢義還告訴他,總官府的兵力編制沒有限制,但大宋朝廷不會出錢,當然必要的時候,回易處會出一部分錢,供總官府日常開支或是支付糧餉,一切錢糧需要他們自己籌集,只要總官府在南洋站穩,南下回易的商隊必然增加,到時候租稅,會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其他部分他們還可以通過回易補足,積蓄錢糧,壯大實力,將南洋沿海一帶控制在總官府手里,為大宋回易提供便利。
張彪在占城好多年了,跟不少人打過交道,見的人多了,腦子也越來越好用,大宋在南洋設立總官府多半是楊叢義自己的意思,至于為要設立,還要讓他在南洋執掌大權,他多少有些猜測和預感,但沒有直接問出來,給他權力是對他的信任和勉勵,全力以赴,做好就夠了,至于其他的,暫時可以不必考慮。
臨離開前,船隊在占城找了幾個通曉漢語的天竺人、塞爾柱人作為向導,讓他們上了神舟和引航戰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城市|
姚安县|
长岛县|
桂林市|
界首市|
腾冲县|
汤阴县|
靖西县|
分宜县|
武川县|
叶城县|
梓潼县|
阿城市|
马龙县|
射阳县|
昌平区|
新乡县|
沙坪坝区|
徐水县|
青浦区|
邵东县|
嘉义县|
罗山县|
连江县|
瑞金市|
长泰县|
杭州市|
朔州市|
中阳县|
留坝县|
炉霍县|
潜江市|
大余县|
察哈|
榆中县|
册亨县|
浏阳市|
芒康县|
蒙山县|
灵丘县|
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