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再回淮西-《大宋燕王》
第(3/3)頁
一路上,官道兩旁盡是綠油油的莊稼,荒地早已復墾,隨處可見田里低頭忙碌的農民,安詳和睦,欣欣向榮,幾乎感受不到邊境緊張的氣氛,與八年前相比,廬州、安豐更適合百姓生活,休養生息,這對百姓來說是好事,但若他們知道五年后金人必定提刀南下,不知他們是現在就離開,是等金人到來,還是另有方法應對。
金人會不會繼續南下,按理說應該很容易猜到,但顯然朝廷沒有這方面的準備,因為一路上他只看到百姓,幾乎沒有看到多少軍人,就連駐守城池的軍隊也沒有多少,也看不出來他們是精銳,更像是混日子,湊數的。
穿過廬州、安豐,楊叢義很快達到宋金邊境,壽春縣城。
當年他跟湯鷽就是從壽春縣境內,將完顏亮送回淮河以北的,那時急著回臨安武學,只留宿了一夜,便匆匆離開。
如今再來壽春,在街上走了一圈,他便感受到了與在廬州時完全不同的氛圍,這里的人們明顯要比其他地方焦慮,對靠近的陌生人也更加警惕,就是交談說話,也不會靠的太近。
與金國一河之隔,這里才是真正的邊境!
可即便如此,壽春駐守的軍隊也并不多,據說不足兩千人,還是外緊內松。
若朝廷知道完顏亮五年后要催馬南下,他們還會如此部署嗎?
楊叢義不在朝廷,不在樞密院,即使知道些什么,以他目前的身份,也無能為力。
在壽春住了兩天,四處走了走,看了看,唯一的意外收獲,便是發現八年前當掉湯鷽隨身佩劍的那家當鋪還在,當年的當票早已丟失,但他還是想試試能不能替湯鷽贖回那把劍。
當他向掌柜說明緣由,告訴對方是要贖回八年前當掉的一把劍,那掌柜說去找找,以他們的規矩,當期超過五年,即視為原主放棄贖回,當鋪就可以隨意處理。
兩盞茶后,掌柜將一柄劍放在楊叢義面前,劍鞘已經有些腐朽,劍柄也已發霉,劍身也滿是銹跡,看樣子是屬于保管不善所致。
楊叢義并沒有多找麻煩,當即原價贖回,此劍當年是湯鷽的隨身之物,若把它帶回去,她應該會很高興。
返回懷寧途中,他順路去看了看安豐和廬州人員招募情況,結果令他很是滿意,兩隊人馬已經各自招募了數百人,而各縣還陸續有人趕來應募。
等他返回懷寧,前來應募者已不下百人,官府已經代為安置。
招募大旗隨即立起,一一為應募者登記造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凭祥市|
巴彦淖尔市|
晋州市|
威宁|
灯塔市|
永安市|
余干县|
金乡县|
余干县|
赣榆县|
岫岩|
来宾市|
宜都市|
勃利县|
顺义区|
咸丰县|
张掖市|
井研县|
淮滨县|
本溪|
铜鼓县|
积石山|
蒙城县|
曲周县|
永丰县|
班玛县|
木里|
漳州市|
永嘉县|
万盛区|
盱眙县|
赣州市|
通海县|
定日县|
突泉县|
泰安市|
双鸭山市|
宁阳县|
浮山县|
三河市|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