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討回書信-《大宋燕王》
第(2/3)頁
楊叢義口中稱謝,但看到那三封還在章復手里的信,心里不由的有些焦慮。他的信現在自然是沒有問題,若他們拿回去處理一番就說不準了。
“你先回去吧,不必在這兒相陪,也別讓其他人來打擾。”章復就要楊叢義退下去。
“大人,都指揮使楊大人給下官的信是選將營在婺州落腳的保障,別人不給下官情面,多多少少還會給殿前司都指揮使些面子,才盡量不給選將營使絆子,現在朝廷不派人來,再沒了這幾封信,選將營在婺州怕是連今天都呆不下去。還請大人把都指揮使大人的信還給下官,選將營兩萬余人就指著它才能吃上飯!”
這幾封信不能被對方拿走,他們從臨安來本來就沒安好心,若是拿回去亂改一通,麻煩可就大了,都指揮使楊大人要完,普安郡王離皇位繼承人的位子肯定越來越遠,順帶的他這個七品小官必然被淹沒在狂風巨浪之中。
“章大人,楊叢義這話說的有幾分道理,他一個小小的殿前司兵案秘書,論起地位來,連一個知縣都不如,此地遠離臨安,殿前司鞭長莫及,沒有這幾封信作為憑證,他們即使有戶部糧草調撥憑證,也很難籌集到糧草。如今普安郡王不出臨安,朝廷也沒派專人來籌集糧草,兩萬余禁軍將士沒了糧草,可是要出大事的,到時候追究下來,誰擔得起這個責任?是普安郡王擔責,楊國公擔責,還是他這個小小的殿前司兵案擔責?亦或是我們三人擔責?”
李大人眼見章復似乎沒有交還信件的意思,隨即開口道明取走殿前司信件的風險。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每一個都是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人,狡兔三窟的道理自然都懂,不到最后關頭,永遠不能把路走死,否則他們也不可能走到如今的高位。況且做人做官,最重要的是要保住自己的利益,然后才能謀取更大的利益,若自己的利益都保不住,何苦笨到為他人做嫁衣。
一經提醒,章復馬上明白過來,他們此來婺州到目前為止尚未找到任何對選將營不利的證據,選將營訓練選將有條不紊,若他此時拿走都指揮使的幾封信,之后選將營不管出什么事情,他都不可能脫得了關系。
“哦,差點忘了,這幾封信對你們很重要,你可要收好,千萬別丟了。”
章復似乎跟慢了一拍一樣,這才將手里的信放在桌上,順勢往前一推,還給楊叢義。
“多謝大人!”
楊叢義趕緊上前幾步將三封信拿在手中。
對楊叢義的詢問結束了,他很快離開,回到自己的營房之中,而臨安來的三位大人似乎還不甘心,誓要找出點選將營的問題才算罷休。
“他們的賬目沒問題,不表示四十一路禁軍也沒問題。這次朝廷組織的選將聲勢很大,很可能選出來的人要拔擢使用,軍中向來腐敗,送錢行賄定然不在少數。黃大人、李大人,我們去各軍看看,順便核實一下,有些情況是否真如楊叢義所言。”
章復是按察使,黃大人、李大人是按察副使,若是找不出問題,他這個御史中丞就太沒面子了。
“章大人,軍中腐敗下官不否認,但真正腐敗的是哪些人,想必兩位大人也清楚,選將營里四十一路禁軍,人是不少,有錢的怕是沒有一個,勛貴子弟都在臨安城里,大老遠來參加選將的,都是沒錢沒門路的外地駐軍,但凡有點門路早就升遷了。與其去各軍營區,不如隨楊叢義進山去看看他們是如何選將的。”
李大人馬上表示異議,地方禁軍都是什么人,他很清楚,兵部的事他不少關注,了解的信息自然要比目光只在臨安城轉悠的章復要多。
“李大人,你這么說就不合適了,章大人年事已高,怎么能跟那些粗人一樣往山里鉆。以我看,我們還是盡快去婺州、衢州核實楊叢義所說的情況,盡快返回臨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会宁县|
江口县|
荔浦县|
毕节市|
揭阳市|
武穴市|
庐江县|
常山县|
平山县|
仲巴县|
尼勒克县|
鄱阳县|
阜新市|
观塘区|
大姚县|
南和县|
工布江达县|
安溪县|
梁河县|
崇明县|
洪雅县|
安徽省|
马龙县|
巴林右旗|
平乐县|
靖远县|
两当县|
家居|
武平县|
海口市|
霸州市|
丰县|
清流县|
湖南省|
梅州市|
拉孜县|
黔东|
宁晋县|
漯河市|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