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54章 換錢之亂-《大宋燕王》


    第(1/3)頁

    “余縣令辛苦了!”

    等楊叢義驅車趕到江口村,已經(jīng)是一個時辰以后,只見余玙帶著一眾吏目和衙役正在道場樹下歇息,薛里正陪在一旁,旁邊還有不少圍觀村民。

    “楊大人一路從金華趕回來才是辛苦,下官敬佩!”余玙起身相迎。

    “本該準時回來,可惜錯估了金華到義烏的路程,耽誤了不少時間,此時方回。村里還好吧,余縣令?”楊叢義向樹下走去。

    “還好,下官午時就來村里了,跟等著領錢的百姓說楊大人親自去金華取錢之后,百姓都能理解?!庇喃_笑道。

    “有勞余縣令了。”楊叢義笑道。

    昨天離開義烏之前,就怕今天不能及時趕來蘇溪,便跟余玙特意交代,要他午時之前就來村里安撫等待領錢的百姓,看來余縣令還是上心了。

    “大人此行可還順利?”余玙笑問。

    “很順利。錢已經(jīng)在村口,麻煩余縣令派些人去搬來此地。”楊叢義回道,隨后又箱薛里正道:“薛里正,可以去叫鄉(xiāng)親們來領錢了。”

    薛里正臉上一喜,趕緊應一聲,快步走向圍在一邊的村民,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并讓他們分頭去通知其他人。

    余玙伸手招來一個班頭,讓他馬上帶人去村口搬錢。

    不多時,村里各處傳來此起彼伏的呼喊,相互轉達可以領錢了的好消息。

    一刻鐘后,十多個衙役抬著五個箱子跟在清塵身后,來到村民聚集的道場。

    箱子往地上一放,楊叢義便帶著余玙走到錢箱前面,準備按名冊發(fā)錢。

    “余縣令,每家每戶有多少耕地,該給多少錢,都算好了吧?”楊叢義在村民面前高聲問道。

    余玙回道:“早就核對清楚,計算出來了?!闭f完一招手,便有一吏目上前,將一本名冊遞上。

    楊叢義接過來,翻開一看,只見上面記載的還算清楚,每家每戶有幾畝幾分地、幾口人,這次該給多少錢,都有記錄,美中不足的是每家只有戶主姓名,其他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都沒有記錄。

    “每冊中登記的田地畝數(shù)是否核實無誤,沒有爭議?”楊叢義從頭到尾將幾十戶人家的信息看完。

    余玙回道:“若說沒有爭議,這是不可能的,村里的土地經(jīng)過幾百年耕種,有些地荒了又種,種了又荒,不少人家的田畝數(shù)都比戶科記錄的多,我們在名冊中核定的田畝數(shù)量以戶科每年收繳田稅的畝數(shù)為準,已經(jīng)都跟村民說明過了?!?

    既然縣衙已經(jīng)核對清楚,并且有了決定,楊叢義就不想過多干預,若不以繳納田稅的耕地數(shù)量為準,每家每戶不知要多報出多少耕地來,耕地丈量不是他能插手的事情,如今不過問,只發(fā)錢,那就最好不過。

    “鄉(xiāng)親們,你們的耕地數(shù)量已經(jīng)繳納田稅畝數(shù)核對清楚,那我們接下來就按核對好的數(shù)量發(fā)放出借耕地的錢。這次發(fā)給鄉(xiāng)親們的錢有銅錢也有銀子,可能不少鄉(xiāng)親還沒用過銀子,我在此跟大家說明,一兩銀子可以換兩貫銅錢,我們今天發(fā)放的銅錢,一貫按一千個銅錢計算,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值兩千個銅錢,為方便起見,今天盡量都發(fā)放銀子,要換成銅錢的,等發(fā)完之后再來兌換。有誰沒聽明白嗎?”楊叢義面向村民,高聲解釋道。

    見場中幾十個百姓都沒有言語,也不知他們是聽明白了還是沒聽明白,反而是場邊圍觀的人群中傳出一些低語議論。

    薛里正趕緊高聲喊道:“大人剛才說了,今天要發(fā)放的錢很多,銅錢不好數(shù),先折成銀子發(fā)給大家,不想要銀子的,領完錢后不要急著走,大人再給你們換成銅錢。懂了吧?”

    “懂?!?

    “懂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安徽省| 读书| 南阳市| 定陶县| 天气| 旺苍县| 方山县| 改则县| 兰考县| 清流县| 纳雍县| 沧源| 威海市| 哈巴河县| 民权县| 边坝县| 铜山县| 岑溪市| 海原县| 邹平县| 泾阳县| 明星| 梨树县| 陈巴尔虎旗| 惠水县| 萨迦县| 龙里县| 东源县| 平果县| 林周县| 昌宁县| 封丘县| 日照市| 喀喇沁旗| 石泉县| 山东省| 新昌县| 商都县| 深泽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