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45章 建營之地-《大宋燕王》


    第(1/3)頁

    “小人拜見老爺!”那農(nóng)夫一到楊叢義面前六尺之外,趕緊躬身行了一個大禮。

    “這位大哥不必多禮。”楊叢義疾步上前,將對方扶起,繼而笑問:“今年的收成怎么樣?”

    那農(nóng)夫忙回道:“今年風調(diào)雨順,田里的收成還可以。”

    “田里還可以,你家里的呢?”楊叢義順口問道。

    那農(nóng)夫回道:“勉強糊口。小人家里沒田,一直都是租種別家的田,田里的收成好了就要多交糧,收成不好更要多交糧,這年頭不餓死就是好的了。”

    他不知面前的老爺是何來頭,但訴訴苦還是沒錯的,萬一對方善心大發(fā)給他點好處呢!

    楊叢義聽后沒有說話,這個時代田地私有,且土地兼并十分嚴重,多數(shù)百姓手里是沒幾分田的,他們要種田就得去地主手里租,一畝地每年上交多少糧,一般會提前約定,可地主都不是善人,交糧比率從來都是按豐年來定,然后會根據(jù)實際收成略做調(diào)整,但租種田地的農(nóng)民永遠不會討到好處,種一年田,能糊*下來就不錯了,想積累財富那是妄想。

    田地的問題不是他能改變的,也不是他能過問的,是以他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聊。

    于是笑道:“不錯,這年頭都不容易,能糊口、能活著就很好了,大哥這么勤勞賣力,日子一定能越過越紅火!”

    “多謝老爺吉言。”那農(nóng)夫恭聲回道。

    “叫你來,是有點事問你。”楊叢義轉(zhuǎn)而問道:“附近有條河從那邊山里流出來,你可知那條河在哪兒?”

    “老爺說的那條河是大陳江嗎?”農(nóng)夫看看了方向,略微一想之后,如此問道。

    “對,就是大陳江,在哪兒?從這兒過去還有多遠?”楊叢義心下一喜,從地圖上來看,東邊那片山脈不小,山上還有水庫,以河水流量看,自然稱得上江。

    “老爺要去大陳江?沿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走上一里往右拐,再走兩三里往左拐,遇到一個亭子再往右,走上一段再往左拐,之后繼續(xù)往前走,就能到江邊。”那農(nóng)夫指著北邊,左左右右的說了一通,具體還有多遠,也沒能說清楚。

    楊叢義聽的有些暈,不過他隨即笑道:“大哥,看樣子你對大陳江很熟啊。”

    農(nóng)夫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小人自小就在大陳江邊上討生活,江里摸魚,山上挖山貨,就連這田里的水,都是從大陳江里引過來的。”

    楊叢義心里一動,馬上問道:“你看這樣行不行,過去的路好像也挺遠,想請你給我們帶趟路,當然也不會讓你耽誤時間白跑一趟,你看怎么樣?”

    農(nóng)夫一聽這話,頓時就猶豫起來,這個老爺看著面善,說話也溫和,給他帶路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接著他又回頭看了看水田,田里的草要鋤,水也要放,出去一趟怕是要耽誤不少時間。

    田里的草今天不鋤明天鋤,也不是不可以,可田里的水今天是一定要放的,不放水田就要干,明天再放水就有些晚了。

    “行不行,大哥說句話,我也不會虧待你,也不會花你太多時間,半天時間應該不會影響到田里的莊稼生長吧?”楊叢義笑道。

    找個熟悉本地情況的人跟著,會節(jié)省不少時間,如果順利,很快就能把營址確定下來。

    “行,小人就依老爺,跟老爺走一趟。”農(nóng)夫內(nèi)心糾結(jié)一番之后,最終下了決心,還是先從這個老爺這里撈點好處再說,至于田里的水,晚上抹黑來放,也是一樣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翁牛特旗| 福安市| 海安县| 大连市| 衡阳市| 宜兴市| 德昌县| 呼和浩特市| 贡山| 济南市| 临洮县| 上杭县| 恩平市| 沁源县| 祁东县| 宜章县| 孝昌县| 治多县| 平利县| 邢台市| 阜新市| 安庆市| 广西| 托克托县| 东丰县| 青阳县| 洞头县| 庐江县| 宜兰县| 沿河| 葵青区| 东安县| 怀仁县| 盐亭县| 定陶县| 昆山市| 高陵县| 黄龙县| 竹山县|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