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縣衙之行-《大宋燕王》
第(2/3)頁
說到此處,稍稍一停,然后解釋道:“別的就不說了,單說縣衙每年收上來的稅賦,你們要送往金華府庫就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如今在義烏營建選將營,縣衙收上來的稅賦直接送往選將營,我們向金華州衙出具戶部錢糧調撥憑證,縣衙可直接銷帳,如此能省下多少人力和財力。而省下來的人力又能投入選將營營建之中,不論是入營做工,還是伐木采竹,選將營不會讓百姓白白做工,該給的錢財,朝廷會如數撥付。百姓掙了錢,縣衙省了力,余縣令年終考核當得一個優字。協助營建選將營有如此多的好處,余縣令若不想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去東陽縣建營也是一樣的,只不過這些好處就要歸東陽縣了。”
列舉了協助建營看得見的好處之后,還不忘搬出備選方案來逼一下對方,看他到底怎么說。
陸游一聽東陽縣,臉上神色一動,楊叢義看在眼里,卻沒有追問。
而余玙聽了楊叢義的解釋之后,當即就下了決心。
既然是朝廷下令,殿前司對接的又是州衙,他一個小縣令能做什么梗,況且還有諸多好處,就是沒有好處,他也不能拒絕。
于是余玙馬上回道:“楊大人多慮了,能在義烏營建選將營,下官求之不得,怎會放任天上掉下來的好機會流失。大人請放下,下官一定全心全意做好兩位大人交辦的差事!”
楊叢義笑道:“好,既然余縣令都這么說了,那么選將營就建在義烏縣。至于營建地址,我們昨日進城之前就已經看過,城北二十里外的蘇溪一帶不錯,我們在那里建營,余縣令以為如何?”
余玙馬上答道:“大人,蘇溪鎮人口眾多,在那兒建營怕是不合適吧?那里的百姓如何安置?”
楊叢義道:“百姓是有不少,我們建營之時也會考慮此事,盡量挑選無人或是人口較少之處,但難免會有一些百姓被劃進選將營營區。這種情形我們已想好解決辦法,被劃進營區的百姓如果愿意,可以進選將營做工,每天會給一定酬勞,而他們的房屋和土地則會被選將營有償征用,也就是會給一定的錢財買下他們的房屋和田地,在營里做工的百姓,集中在營里安置,不愿在營里的百姓由縣衙協調安置。如此安排,余縣令以為可還有難處?”
余玙想了想,想清楚之后,方才回道:“既然朝廷愿意出錢辦事,那此事就有商量的余地。下官會召集當地鄉紳、族長前來衙門商議此事,若兩位大人能當面給他們承諾,應當會好辦很多。”
楊叢義笑道:“那就有勞余縣令了,錢財不是問題。”
隨后接道:“但具體選址在何處,還待我親自去看過之后,等確定下來,再與你說,到時再召集相關人員不遲。”
“好,下官等大人的消息。”余玙馬上回應。
古代征用土地極難,因為都是私地,土地又是最寶貴的財富,是全家幾代人安身立命之地,如果不是不可遭遇抗拒的大難,沒人愿意離開,哪怕他們生活的地方極為貧瘠。
對現在的楊叢義來說,能用錢解決的,根本就不是問題,關鍵是百姓的土地不一定能用錢來解決,這就很讓人頭疼了,所以他必須親自去看看,如果能選擇人少田少,又適合建營之地,那最好不過。
但在此之前,該跟余縣令通氣,該讓他協助辦理的還是要提前說清楚,畢竟他身為一方父母官,在百姓中定然是有權威的,只要他真心協助,肯定能在選將營營建過程中發揮他的作用。
“余縣令,除營址以外還有不少具體差事需要你協助,接下來就由陸參軍跟你具體商議吧,我要先走一步,得再去蘇溪看看。”楊叢義說完就起身。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聊城市|
吕梁市|
那坡县|
新安县|
蒙阴县|
大庆市|
鞍山市|
科技|
宁强县|
张家川|
葵青区|
文水县|
桑植县|
濮阳市|
垣曲县|
新竹市|
电白县|
乌拉特前旗|
客服|
苍梧县|
二连浩特市|
曲靖市|
左云县|
宜章县|
修文县|
微博|
黑河市|
陵川县|
南丰县|
施秉县|
盐山县|
安福县|
荥经县|
衡水市|
辽宁省|
江永县|
湘潭县|
永平县|
安平县|
敖汉旗|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