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34章 討個說法-《大宋燕王》


    第(1/3)頁

    楊叢義道:“知州大人身在欽州,心系廟堂,后生晚輩欽佩不已。此生當以大人為楷模,為蒼生,為社稷,傾我之力,盡我所能!”

    “好好好,既有此心,日后必能有所作為。”毛奇舉杯,二人再飲一口清茶。

    而后又道:“此去涼山一月有余,期間種種,當比百字戰報驚險難熬,你們都是如何渡過的?”

    聽毛奇問起涼山之事,楊叢義略一思索,便把涼山經歷、所見所聞略作調整,講給他聽。涉及到游奕軍,壞的不說,或是推說不清楚,幾乎只講宣威軍之事。

    這一講一聊便是一兩個時辰,天色已暗,毛奇猶覺不盡興。

    當天晚上,楊叢義與毛奇不同赴宴,州府幾十個同僚相陪。

    席間,一眾同僚莫名的熱情,讓楊叢義大感意外,他只當是他們對擊退敵人的英雄崇拜,但凡有同僚敬酒,來者不拒,即刻對飲。

    喝多了酒,便管不住嘴,各種私話,小道消息,在席間飛舞。

    有數名年輕官員,俱是官宦子弟,父輩祖輩不是在朝為官,便是一方大員,聽他們酒后所言,他們來這廣南偏遠之地,完全是長輩替他們安排考慮,因為朝廷有私議,以后要想入朝為官,一定要有在州縣為官十年以上的經歷,再堅持數年,長輩便能一番運作將他們調回富庶之地,到了富庶之地為官,就算進了朝廷的法眼,入朝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

    一眾五六十歲左右的官員搖頭嘆息,到了他們這個年紀,還在邊遠偏僻之地,恐怕是要呆一輩子了,這種地方就像發配,說好的三年一任,到了廣南便常常被忽略忘記,能任多久就多久,一直到告老還鄉或病死任上。

    對這種官場之事,楊叢義無從了解,認識的官員有限,也不會有人跟他說這些東西,如今親耳聽他們吹噓、抱怨,方知沒有背景、沒有依靠的宋朝官場實在難混,他要想一路走上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況他還是出自武學。

    沒有好的出身,能封官授職就是萬幸,再想往上爬,除了自身努力,就得靠關系和運氣。

    朝廷官職位置有限,天下太平,他絕對沒有登上高位的希望,因為他拼不過別人深厚的背景和盤根錯節的關系。

    就當楊叢義在暗自神傷時,有一六十來歲的官員道:“楊監軍何故憂傷?年紀輕輕就能得監軍之職,當該意氣風發才對。”

    楊叢義道:“大人有所不知,下官出身貧寒,無甚依靠,哪有意氣奮發的資本,前幾年偶得一官職,行事謹小慎微,做事盡心盡力,才有升遷的機會,但如今也不過是區區八品官,何言意氣風發呢?”他有些酒量,但從不敢真正喝醉,有些話縱使別人聽著像胡話,他也不能說出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利辛县| 武功县| 翁源县| 天水市| 文山县| 五华县| 翁源县| 平泉县| 富平县| 行唐县| 广饶县| 稻城县| 颍上县| 玛曲县| 淮滨县| 申扎县| 通州市| 荆州市| 类乌齐县| 平武县| 金湖县| 固镇县| 罗城| 明溪县| 闽侯县| 上蔡县| 萍乡市| 仁寿县| 日土县| 远安县| 佛冈县| 兴义市| 醴陵市| 新竹市| 临泉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太和县| 永定县| 耿马|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