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09章 退敵之議-《大宋燕王》


    第(2/3)頁

    “且說來聽聽看。”李耕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果然不是一個普通的監軍。

    楊叢義便講道:“李越五萬精銳戰力現今正在扶綏以西五里駐扎,隨時可以進攻扶綏縣城,而邕州總管府和從廣南其他地方調集來的大宋軍隊之后四萬余人,以目前情況看,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想要反攻,幾乎不可能,而李越只要想進攻,很快就可以拿下扶綏縣城,一旦拿下扶綏,李越敵軍便可據城喘息,而后再攻邕州。所以要想擊退敵軍,不能力敵,只能深入敵后,攻其必守之地。上次宣威軍去了一趟郁林附近的寧明,發現敵軍準備利用河流將大批糧食運往扶綏前線,由此推測,敵軍的糧食應該是經過郁林運送到寧明,如果我們奪下郁林,切斷敵軍糧道,扶綏敵軍當會撤退。但郁林被敵軍占據已久,上次去的匆忙,沒來得及派人去查探,不知道那里駐軍有多少。不過,以游奕軍和宣威軍一萬四五千人,突然出擊,奪回郁林,應該不成問題。”說著將廣南地圖拿出來,展開在桌上,一一將幾個地名點出。

    “楊監軍的意思是,以宣威軍與游奕軍兩軍之力先強攻郁林,再抵御五萬大軍?”李耕聽完,忽出此問。

    楊叢義微微一愣,尚未明白他說的是什么意思,就聽李耕道:“李越小國,前線有五大萬大軍在扶綏與我軍對峙,后方兵力必然薄弱,若是上次宣威軍出擊,拿下寧明后,直搗郁林,想必敵軍早已撤退,但現在郁林只怕防御兵力翻倍,再想強攻就得付出一定代價。拿下郁林后,勢必要堅守,切斷李越前線與后方的聯系,一旦李越前線五萬敵軍后撤,我們是守還是不守?”

    此時,楊叢義才忽然明白李耕的意思,就算他們拿下郁林,也守不住,如果要守,就要面對敵軍前后夾擊,不免落個全軍覆滅的下場,如果不守,郁林還是會被李越前線撤退的敵軍占據,隨時可以再次東進扶綏和邕州。因此,拿下郁林沒有任何意義。

    見楊叢義沒有回話,李耕又道:“像這種攻城之戰,若不是險要之地,易守難攻,根本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奪下來又守不住,不過是消耗軍力而已。善戰者,一擊而定,不善戰者,周旋消耗,兩敗俱傷,敵我俱疲。游奕軍行軍萬里,從北到南,氣候難以適應,與敵周旋消耗,非取勝之道。”

    李耕這番話一出,楊叢義心中一動,覺得大大有理,這不是跟人打架一樣嗎?會打架的,往往能一擊制敵,不會打架的才會跟對方追捉周轉,累出一身臭汗,氣喘吁吁,還無可奈何。

    但如何才能一擊而定?要么靠自身強勁、壓過對方一頭的勢力,要么就要天時地利。宣威軍、游奕軍不過一萬四五千人,明顯比敵方要弱,剩下的就只有天時地利可用。

    “統制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要最終打贏這一仗,一定要選一個易守難攻,又是敵人進退必經之地,拿下此地,方能據守,擊敗敵軍?”楊叢義思緒飛轉。

    “正是。郁林一帶可有這樣的險地?”李耕問道。

    楊叢義細看地圖,可圖上根本不曾標注要塞與險關。隨即閉眼細想之前看過的地圖,郁林在后世叫做憑祥,也是與領國相交的港口城市,憑祥往南便是大涼山,涼山橫亙在李越與大宋之間,既然是山脈,必有險關。

    慢慢回想在歷史上,涼山附近是否發生過大戰。

    想著想著,忽然靈光一現,鎮南關大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中| 石嘴山市| 宁明县| 奇台县| 丰宁| 唐河县| 丽水市| 彭泽县| 额济纳旗| 克山县| 富川| 青川县| 南陵县| 海林市| 祥云县| 北碚区| 长乐市| 泾源县| 共和县| 麟游县| 高要市| 舒城县| 清徐县| 永昌县| 合江县| 赣榆县| 改则县| 刚察县| 浠水县| 额济纳旗| 清原| 新郑市| 昌图县| 建宁县| 奉贤区| 南宫市| 共和县| 惠来县| 宁德市| 嘉定区| 塔城市|